12月3日,在胶州市李哥庄镇四甲村贾平山家中,红色的花篮、香甜的蛋糕、美味的饭菜、欢快的生日歌……一家四代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为今年86岁的老人过生日。“每年老人过生日的时候,不管大家在哪里,为了大家聚在一起,为了让老人乐呵,都会回来陪老人一起过。”贾平山说道。
陪伴,这是孝文化在今天的一种表达。历史上的四甲村,也一直推崇孝道,礼貌和尊重则是孝文化在古代的一种表达。据了解,四甲村村内古时有一条通烟台的“官道”,官道旁立有上马碑,古有即墨市七级镇探花李廷扬,因其姥娘是四甲村人氏,自幼教导,重孝重礼,走官道至四甲村时,必下马牵行,出村口才上马,后人特在村南官道口处立了一处上马碑,纪念的同时也弘扬中华孝道,“孝”“礼”也在四甲村辈辈传承。
古往今来,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组成部分,也是立身行道和维持社会规范和秩序的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孝被赋予了新的价值和发展方向,它与个人、家庭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更与社会、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从乡村振兴战略到人居环境整治,从新时代文明实践到清廉村社建设,孝文化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甲村孝文化墙集中向大家展现了中华孝文化,讲述了从神话时代虞舜孝感动天到宋朝朱寿昌弃官寻母的中华孝道故事,用历史典故教育、影响村民学习中华文化,传承孝道礼仪;探花公园建设了探花拜姥、孝礼亭、村庄孝礼榜等小景点,现在已经成为百姓学孝礼文化、做孝道榜样、讲孝道故事、传承孝道文化的孝礼文化园。新二十四孝文化长廊,在传承中实现了创新,内容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在贾平山家中,记者看到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幅全家福,四世同堂在镜头前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现在我们这一大家人还没有分家呢,每次从上海回来,都会发现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变得越来越好,我们这些生长在这片土地的人是真心的高兴和自豪!”贾平山的弟弟兴奋地说着。
在孝文化传承中心,刚刚建设完成的孝文化馆和民俗馆吸引着当地村民的参观,贾平山一家也借着给老人过大寿的机会一起来到这里参观。“看着这里展示的孝礼模范,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学习对象,自己也很荣幸能够评选为模范,也算是为自己的儿女做了一个榜样。”贾平山说道。
四甲村党支部书记贾福金介绍说:“民俗馆的老物件都是村民自发捐助,我们为此专门做了一个册子,每个人捐了什么都一一登记在册。在这里能够回忆起我们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和场景,这里记录了村史,保留了记忆,同时也教育年轻人忆苦思甜。”四甲村也将与学校合作,为孩子们免费提供一个学习平台,学习孝礼文化,学习老一代人的辛勤劳作。
记者看到,孝文化馆依托孝德典故宣教、模范事迹宣传、文明结对、文化走亲等载体,展示了中华孝道历史典故、现代孝道事例、村庄孝道实例,营造了学孝、行孝、倡孝的浓厚氛围,致力打造孝礼文化示范村。
孝礼文化示范村的打造也为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注入了力量。四甲村党支部书记贾福金介绍称,为打造生态美丽村居,凝聚村民发展力量。四甲村对外墙立面改造,突出青砖白墙红瓦风格,让村庄焕然一新,并整治新建湾塘公园一处,增加村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等重要区域绿化进行提升。这一系列举措也推动着“美丽庭院”建设,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政治美化家居环境,并有机融入美丽村居建设。
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也激发了村民投身于村庄经济建设之中。四甲村充分发挥生态农业资源优势,依托美丽村居的生态大棚建设,规划了大棚种植区、自租自种体验区、特色种植区、生态采摘区等农业发展区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下一步在做大做强农田文化、特色种植文化等物质文化产业的同时,将大力发展以四甲村相关的历史人文为题材的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产业,围绕生态休闲这一主题,将生态理念作为旅游发展的主线,依托“孝礼四甲”的文化资源优势,形成以“孝文化体验、农耕文化体验、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全方位发展模式,推动四甲村经济发展,吸引投资打造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的高水平生态文化产业,提高农民及村集体收入,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