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检查——小儿消化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和治疗手段
滨州讯 小儿消化内镜检查是小儿消化系统疾病重要的检查和治疗手段。主要适应症包括吞咽困难、胸骨后痛、腹痛、饱胀不适、不明原因呕吐、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贫血、腹泻、便血等。近日记者采访了滨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消化内镜的诊疗优势。
“儿童腹痛是儿科门诊常见疾病,占儿科门诊病人的1/10左右。目前在家长中存在一种误解,孩子出现了腹痛就考虑为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滨州市人民医院儿科一病区副主任、主治医师刘玉芹介绍,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回肠远端及结肠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这种疾病主要症状是下腹部或脐周出现阵发性疼痛,是有前驱感染病史的,孩子出现了腹痛不一定是肠系膜淋巴结炎。我曾经在门诊接诊过一个孩子在当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给予多种抗生素输液治疗了1月,当地彩超提示仍有
儿童由于年龄小,无危险意识,误吞异物也比较常见,消化道异物也是儿科常见急症之一。儿童消化道异物五花八门,比较常见的有鱼刺、骨头、磁铁、玩具、电池、硬币、铁钉、果核等,其中6个月到6岁为高发年龄段。尖锐的异物进入食管后很容易两端刺入食管壁发生嵌顿,短时间内即可造成黏膜损伤、出血、局部化脓性感染等并发症。腐蚀性异物较常见是纽扣电池,纽扣电池进入消化道后和我们酸性的消化液、消化管黏膜会触发电流(相当于短路),产生电灼伤,同时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在短短的时间内严重烧伤消化道,尤其是嵌顿在消化道的某个地方不动时。磁性异物多个误吞危险性很高,由于磁性相互吸引,如果在消化道内异物之间夹持了薄嫩的消化道黏膜再吸到一起并压迫消化道管壁,极容易造成缺血坏死、瘘管形成、穿孔、梗阻、腹膜炎等严重的胃肠道损伤。发现误吞危险性异物后应及时取出,减少机体损伤。
记者 彭翠翠 通讯员 赵岩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5227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杜兆才接
- 23330巴西总统办公室:卢拉已将访华时间重新
- 32941轻松一刻:都22岁了,这还有得救吗?
- 42879男子冒名顶替他人当教师30余年两次改
- 52351杜兆才系足坛落马级别最高官员,足协只
- 62315中国足协临时通知工作人员周六到岗
- 71868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司长王登
- 81484我在香港住了28年 这是我的家|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