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市技工教育集团建设经验做法被人社部发文在全国推广:
“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济政字[2019] 59号),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建立多部门分工合作机制,制定八个方面16条措施,破解技工教育政策难点和堵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当地技工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招生、校企合作等工作稳步开展,探索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有效路径。现将该文件转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参考借鉴,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技工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具体做法如下:
创新模式:推动实质化运作,打造紧密型利益联结体
创新组织架构与运行模式,构建了指导层(市政府工作专班)、核心层(集团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合作层(密切相关的外围合作单位)“三大圈层”,统一了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师资调配、培训鉴定、科研创新“五大平台”,统筹推进集团院校和企业相互之间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形成了一个紧密型利益联结体。
聚焦关键:企业深度参与办学决策,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一是企业直接参与办学决策,全程参与院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课程开发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已为企业量身定制专业班次81个。
二是企业设备直接搬进实训课堂,学生毕业后直接顶岗使用,提高了人岗适配度。
三是企业专家直接参与集团教学,26位企业高级技能人才受聘担任集团院校客座教授。
通过让企业直接参与办学决策,切实解决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
突出特色:坚持文以化人,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工匠精神
依托“孔孟之乡”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育心工程”,开展儒家文化“每课一语”“每日一诵”“每周一讲”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综合素养,厚植工匠精神,培养“德技双馨”的技能人才。组织编写的《论语》“每课一语”,即将出版发行,省人社厅授牌成立“山东省技工院校优秀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
为支持集团发展,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破解制约技工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共享”发展。建设2万平方米的共享实训基地,对集团内企业购买共享的大型或高端仪器、设备,并给予适当财政补助,奖励职位共享,对接纳学生实习企业按照每岗位每学期300元标准给予奖励。搞活分配机制。允许技工院校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收入的30%可用于单位绩效工资发放。培育特色专业。鼓励集团开发建设新兴专业,成功创建为省级、国家级品牌专业或专业群的,市财政分别给予补助资金30万元、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