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石化产业发展,推动石化产业逐步向“高端”迈进,我市金融业做出积极努力,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
一是搭建银企合作桥梁。2月27日,组织召开了金融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政银企对接视频会议,向全市银行机构推介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融资需求,引导银企对接合作,共达成合作意向213笔329.82亿元;其中,针对石化产业达成合作意向63笔131.54亿元。
二是积极争取省级信贷支持。充分运用省金融支持东营高质量发展有关政策措施,争取省级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已分两批向省推送有关重点项目融资需求213.99亿元;其中,涉及石化产业项目融资需求97.45亿元。
三是落实金融辅导员制度。全市组建了81支辅导队,从金融机构选派275名金融辅导员和76名服务专员,结对辅导1065家企业,这其中基本囊括我市大中小型涉石化产业企业;该项工作旨在为企业提供政策宣导落实、咨询指导服务、融资策划协调等全方位金融服务,企业受惠多、好评率高。
四是提供担保增信服务。今年,紧抓国际油价下跌的有利时机,市融资担保公司积极为地炼企业融资提供担保增信,支持地炼企业购买原油;目前,3家银行机构与市融资担保公司合作为企业增信7亿元。
五是增进银企互信合作。创新开展银企互信企业名单制管理工作,引导银行机构为名单内企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保持企业用信稳定连续。目前,已累计分六批将银行用信2亿元以上的66家优质诚信企业纳入银企互信企业名单,涉及石化产业企业31家。
六是引导银行机构深化金融服务。引导银行机构重点保障产能整合转移地炼企业的融资需求,明确在企业不欠息、不逾期的条件下,银行机构落实好稳定信贷规模及不随意抽贷、压贷的要求。同时,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石化产业金融服务力度,尤其是“疫情”期间,为企业提供增信、业务续作及展期、降息让利、缓交利息等支持,帮助企业稳定生产经营。截至10月末,全市规模以上石化产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573.58亿元,较年初增加55.69亿元,有力保障了石化企业的平稳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