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2020-12-02 11:17:21 来源: 网易山东 举报
0
分享到:
T + -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牛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符号。作为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缔造者,牛的性格隐忍、负重、勤恳、真诚,不仅影响和塑造了传统的中国人格,也参与塑造了我们的文化品格。晴耕雨读,曾是多少人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并充实着,日子在土香与书香中不紧不慢地流淌着,人生的饱和度在不断充盈,传统的生命家园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浇灌。因此,牛的意义不只是美学意义上的,还是人格意义上的,更是文化意义上。数千年来,牛力缔造和推动了我们古老的文化,对牛的特殊情愫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以牛入画,吾国最早见于汉画像石、画像砖,真正落到纸上,则要从唐代韩滉的《五牛图》开始。《五牛图》是居于庙堂之高对民间的俯瞰,真切生动浑朴厚实,整体弥漫着一种神气磊落的田野之气。戴嵩用没骨画二牛相斗,场面写实,风趣新颖。石涛画《对牛弹琴图》,那是处江湖之远的文人曲高和寡的清高情怀的流露。现当代画家“师牛堂”主人李可染以牛为师,砥砺精进,画笔下的牛是一种灌注高度人格化的笔墨符号,继承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气格,赋予其一种大壮的牺牲精神。沿着牛画一路走下来,当代画家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则予人一种别样的感动,读《春雨无际》《春风高矣》《杨柳依依》《夕阳影长》《巧云无尽》《岁月往矣》《秋风乍起》《五谷丰登》《有味诗书》《河水清清》《蝉噪林樾》等作品,内心被一种久违的来自故园深处的泥土的芳香充满。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从表现手法上看,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援书入画,骨法用笔,强调书写性,以线勾勒牛之轮廓,然后饱墨阔笔,三笔两笔,竖抹横涂,浓淡枯润,牛之结构、造型、筋骨血肉精神宛宛可见,畅快淋漓,极尽大写意之能事。体现了李学明先生高超的造型概括和提炼能力与笔墨驾驭能力。这样娴熟的画法,看似无意,实在是成牛在胸,没有仔细的观察与思考,没有成千上万次的锤炼,难成此面貌。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画家一如既往地对空白的运用得心应手。中国画讲求言外之意画外之旨,于无声处听惊雷。空白是中国画独特的语言形式,那实在是另一种“充实,拓展了画面的笔墨语言,指向更加自由更为丰富的田园之境,那是画家内心深处真正要表达的心境。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在李学明的画笔下,那些牛或黑,或白,或灰,或黄,一律都是北方旱地之牛的形象,而非齐白石、李可染笔下南方水田之牛的形象。那是李学明所熟悉的。那些牛,或立,或耕,或牧,或行,或与牧童角力相向,或与少年耳鬓厮磨,或干脆各玩各的相安无事又彼此相顾,牛的各种动态、形容、表情、精神等随手拈来,无一重复,并与画中人物的行为动作有机融为一体,体现着牛与人的相亲相近,与土地的相互融合,充满浓郁的田园生趣。说到底,李学明是带着自己的深情去画牛,而非凭着习惯或画史程式画牛。言为心声。画如其人。画家画画,画来画去都是画自己。李学明是极为朴素且胸怀古风之人,酣畅的用笔,淋漓的水墨,用笔墨书写的不只是牛,更是自己的生命态度,表达的是笔墨背后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李学明是当代人物画大家,对人物画的发展是有着独到的建树。传统人物画讲求“传神”,其实,动物画也讲求“传神”,将动物作为人物画来画,近世李苦禅、郭味蕖、吴作人皆有深入实践,是基本约定俗成的美学范式。唯有具备“传神”二字,动物才能更与人性相通,更生动鲜活,更有生命感。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中恬淡闲适的田园诗意和深沉通透的古典气息即自兹而来。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我常常想,为何有的笔墨是如此的感人,而有的笔墨却那样无情。大约要归结为一个词:真诚。真诚一点,真诚一点,再真诚一点,抛弃所有雕饰的成分,归于赤子,将自己的身心全部托付给笔墨,托付给艺术,你就能获得艺术,你的艺术就能感动人了。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但凡和李学明深交的人都知道,李学明是怀素抱朴一以贯之的布衣本色,他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命理解以及对生民的同情、对自然的热爱、对土地的感恩、对天地的敬畏出发走向笔墨世界的。他画笔下的牛,有着别样的深沉的精神灌注其中。他得到的不只是笔墨的垂青,更有来自故乡莘县的高天热土和徒骇河的加持。李学明是一个恋家情结深沉的画家,夕阳西下的时候,月白风清的时候,空堂兀坐的时候,乱花纷谢的时候,夜雪飞舞的时候,常常是他忽然想家牵肠挂肚的时候,也是他艺术灵感贲张的时候。无论他走到哪里,他永远是那片土地的孩子。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牧笛声声斜阳里,故园春深又一年。时间总是这样不经意地流逝,但敏感的艺术家却从中发现了永恒的意味。当我们被一种巨大的力量裹挟着,推搡着,踉踉跄跄地步入越来越发达的现代文明,进入缤纷照眼的信息化时代,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中,家乡变故乡,家园变故园,牛载着牛背上的牧笛声渐行渐远,牛已化身历史的存在,我们的乡愁就变成了一棵“没有年轮的树”(席慕容诗句)。距离产生美,大地上再平常不过的牛终于超越“力耕之牛”而上升为“美学之牛”。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当我们随便翻阅一幅李学明的作品的时候,当我们带着回忆读着眼前这批画牛的作品的时候,笔墨不只是画家的表达手段,它化身为一种情感,那泥土的芳醇,那酒一样的乡愁,那古典的田园诗意以及来自田园深处的文人气质,在我们的血脉里鼓荡。

牧笛声声 梦回故园 —读李学明画牛系列作品

让我们走进李学明的笔墨世界,循着牧笛声声,梦回故园吧。

应龙度山房主人之邀而作此文。

——大凤2020年12月1日夜于石头小记草堂

王玉振 本文来源:网易山东 责任编辑:王玉振_jn0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