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15:21:14 来源: 济宁发布
举报
在曲阜市东南部8公里、孔子作春秋处的息陬镇,座落着一个美丽的村庄——北元疃村,这里村容整洁、村风文明、村民富裕。前不久,村里又添了一桩喜事,颜值高、人心齐的北元疃村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当年的北元疃村,是周边有名“脏乱差穷”村。“过沙河磨破脚,大闺女不往北元疃说”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面对千头万绪的烂摊子,村支部书记张佃壮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群众意见较大的村组干部进行调整。他与大家推心置腹,倾心畅谈,一起商讨北元疃的发展出路。第一次村民代表大会确定了急需解决的问题:清理村组干部账务,还群众一个明白。
紧接着他们又对村干部进行补选,一批肯为百姓办实事、愿吃亏、能吃气,并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村民选进了村干部队伍。干部的作风正了,群众的心气顺了,心也更齐了。群众对村庄的发展有了希望和信心。千句话,万条理,带民致富才是硬道理。1997年,村民们在村支部书记张佃壮的带领下种起了土豆。村里统一购买了良种、地膜、复合肥,统一浇水,聘请技术员每天为群众作技术指导,当年土豆就大获丰收。土豆生意做好了,北元疃村又对废弃的荒滩进行开发复垦,将开发复垦出的1000多亩土地由村集体统一承包到户,仅此一项就让全村人均增加耕地0.5亩,年均增加收入1000余元。
北元疃村鼓励支持村民自主创业、增加收入。发展植养蚕260亩,建造蚕鸡混养大棚15座,建大型养猪场3家,大型养鸡户5家。村里成立了养鸡、苹果和蘑菇三个专业合作社。构建形成的绿色通道林网、田间林网和速生林已成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从早期带领村民种土豆,到鼓励村民自主创业成立养鸡、苹果和蘑菇三个专业合作社,张佃壮一直认为,带民致富才是硬道理。没有群众的富裕,没有集体经济的发展,生活就没有什么质量、幸福可言。“去年在村里引进了高效农业百誉农业,开展蔬果的无土栽培,目前已经建好100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张佃壮介绍说,大棚里主要产品有特色小番茄、特色甜椒、特色黄瓜等,主要销往欧洲、新加坡和韩国。“当下就应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构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张佃壮说,目前百余农业项目将带动村内300个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村庄规划是北元疃村的亮点,也是他们的骄傲。村里先后规划2条宽18米的十字中心大街,12条宽8米的南北大街和3条宽12米的东西街,街巷全部硬化、绿化、亮化,逐步配套形成具有北元疃特色的专人卫生保洁制度,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群众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如今走进北元疃村看见的是整洁的街道,成排的房屋,满眼的绿树红花。村民们高兴地说:“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北元疃村的各项事业发展了,又开始在村风文明建设上下起了功夫。村里先后投资70万元建设占地10亩集休闲、娱乐、健身一体的文化广场—景泰广场。每年开展“五好家庭”、“美、洁、净、雅”、“致富标兵”等评选活动,建设了“二十四孝”孝贤文化长廊。制作“文明道德、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宣传栏,弘扬孝贤文化,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良好氛围。现在,北元疃村里每年都坚持开展各种先进评选活动,先后评选了“十星级文明户”、“美在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科技致富带头人”、“美洁净雅示范户”等10余种。村里已经形成了一种氛围:在评选中如果谁家落选,就会感觉脸上无光。现在连孩子找对象都要先看看这家门上挂了几项荣誉牌子。文明新风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让群众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党对群众的关怀。依托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积极探索孝老养老新模式,“幸福食堂”正式走进村民的生活中。每天只需要5元钱,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享受到每日两餐的幸福套餐,食堂还会根据老人需求制定不同食谱,保证让老人们吃的放心,吃的舒心。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集体增收保障民生,文明新风浸润民心。近年来,蓬勃发展起来的北元疃村先后荣获“济宁市文明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省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如今,北元疃村已经找不到过去的痕迹,成了令人羡慕的和谐幸福新农村,条条都是文明街,家家都是文明户,老百姓生活在这里感到知足、舒心、踏实、安全。


本文来源:济宁发布
责任编辑:
丁庆鲁_SD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