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泉水瓶、碎玻璃属于可回收物,同学们知道怎么投放吗?”在胶州市铺集镇二十三中学开展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现场,胶西街道志愿者讲师将垃圾分类理念和常识融入PPT课件当中,围绕什么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的意义、生活垃圾如何进行分类处置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生活垃圾的种类、可回收物的利用价值、有害垃圾的危害等相关垃圾分类知识。在互动环节,志愿者讲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同学们将不同种类垃圾的卡片准确投入相应的垃圾桶中,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交流。
据了解,市建设局为进一步巩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效果,不断提高市民参与意识,助推垃圾分类工作深入开展,制定出台了《胶州市垃圾分类志愿者讲师培训工作方案》。在全市建立了12支志愿者宣讲队伍,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及相关宣传工作要求,充分利用节假日、周末时间,积极开展志愿宣讲活动,开创了全市各镇办垃圾分类志愿者讲师共同开展镇办之间的巡回交叉宣讲的先例。同时结合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酒店等“九进”活动的开展,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目前已按照计划安排开展了9次垃圾分类巡回交叉宣讲活动。
同时,市建设局积极组织各单位和镇办的青年志愿者,建立驻桶指导志愿者队伍,利用休息时间进小区、进村庄开展驻桶指导行动。通过驻桶指导和发放指南等宣传材料的方式对居民投放生活垃圾进行面对面指导,并普及“两看一查”(看分类指示栏、看投放指南或明白纸、查询“青岛生活垃圾分类”程序)的投放查询和分类基本知识,真正让市民从“了解分类、支持分类”跃升至“懂分类、会分类”。
下一步,市建设局将继续组织开展更多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全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让城乡居民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新时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