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生态环境局河口区分局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紧紧围绕“蓝天、碧水、净土”目标任务,不断加大地表水环境整治力度,通过强化巡河监管、监控数据共享、加密人工监测、利用生态补水、实施工程项目等措施,细化责任分工,狠抓工作落实,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区河流水质特别是国控河流全部达到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一、加强巡河检查。严格落实地表水河流断面巡查机制并常抓不懈。监控中心每月都把确保河流水质达标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 建立河流水断面巡查机制,加强监督性巡查。每周对省控以上河流相关断面开展两次以上巡查,时刻关注敏感区域水质动态,及时发现有无废水溢流、恶性倾倒及偷排偷放行为,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随时掌握河流水质变化情况。找准症结所在,研究制定对策措施,把水质超标问题解决在早期,最大限度阻断或减少对河流断面的影响。 二、实施加密监测。在严格执行河流水及涉水污染源监测计划的同时,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进行加密监测。采样点位合理布局,确保辖区内地表水及入河水质能够全覆盖,全监测。所有入河断面加密监测,国控河流每月监测10次以上,6家涉水直排河污染源采取不定时不通知方式采集瞬时水样开展监测,异常数据及时上报,以防水质变化对河流造成较大影响。加密监测倒逼企业达标排放,杜绝了超标排污及偷排偷放行为的发生。 三、充分利用监控平台。监控中心实时关注监控平台数据,实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国控河流采样断面建有水质自动站,监控中心对河流自动站及企业在线监控数据有专人管理,根据自动站数据,密切关注水质变化情况。河流超标立即启动预警,进行现场调查,分析查找原因,及时解决问题,缩短对河流水质影响时间。入河涉水重点污染源实行24小时实时在线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人工与自动监测相结合,基本做到了入河水质监测全覆盖。 四是部门联动,共享信息。加强与水利、综合执法、相关镇街等部门的联系沟通,保证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人工监测及监控数据共享,超标立即启动预警,各部门集思广益,各司其职,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效率大大提高。增加生态补水,同时加大河流两岸及支流排放巡查力度,及时发现入河污染源,减少随意取水及任意排放。 下一步,河口区将在严格管理基础上,实施工程建设,强化面源治理,建设小型湿地等措施,通过标本兼治,促进水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