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混合现实设备,手术中的“透视眼”——滨医附院神经外科再添新利器

2020-11-27 16:59:17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滨州讯 记者从滨医附院了解到,近日,在李泽福主任的带领下,滨医附院神经外科成功利用混合现实技术、3D打印技术及复合手术室激光导航技术辅助实施脑出血微创穿刺手术。提高了穿刺精准度,为患者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康复速度,符合现代精准化医疗的目标。目前这项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属省内首例,国内前列水平。

“为了验证穿刺的准确性,李主任将我们科室之前应用比较成熟的3D打印技术和激光导航技术拿来验证,三种导航定位方式相互验证,穿刺进针点和穿刺靶点三者相符,为手术的精准度上了‘三保险’。”滨医附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王清波介绍,术前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3D Slices、Unity等软件进行三维重建、渲染、功能优化等处理,将其导入Hololens 2代设备中产生和患者信息相匹配的颅脑及血肿全息影像,术中将全息影像和患者头颅结构进行精准匹配,看到颅内出血的具体位置,实时指导进行穿刺操作。提高穿刺精准度可以为患者减少手术并发症并加快康复速度,符合现代精准化医疗的目标。

自2015年成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3D打印医学研究所以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已将3D打印这一前沿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的各个领域中,走在全国的前列,并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将3D打印技术充分应用于临床,充分体现了当今世界微创及精准医疗的国际先进理念。

神经外科科室主任李泽福教授从患者利益出发,精益求精,不满足于现有的3D打印技术,力求将穿刺精准度提高到不差分毫,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hololens 2代混合现实设备,敏锐的思维使其有了新的思路。团队围绕李主任的创新思路展开临床研究,争取将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临床实践中。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现实场景呈现虚拟场景信息,在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混合现实技术(Mixed Reality,MR)的进展,为实现外科精准手术实时术中定位导航提供了可能。在神经外科精准手术的理念下,MR技术在优化手术设计、精准术中定位、促进医患沟通、提升医疗教学方面,具备临床应用价值与潜力。

通过Hololens 2代设备可以实现混合现实技术在神经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通过佩戴眼镜我们可以看到与患者信息相匹配的三维重建模型,通过精准匹配定位后可以实时看到颅内血肿的位置,看到血肿的位置了再进行穿刺,这个精准度就不言而喻了。应用这个设备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推崇精准化医疗的大方向,使患者得到个体化、精准化微创治疗,减少手术并发症,并加快康复出院的时间。

记者 彭翠翠 通讯员 张莹莹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