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王舍人战“疫”正式打响。面对辖区疫情管控工作体量大、情况多样复杂,王舍人街道纪工委打破常规,将监督和再监督、督查和再督查相融合,开展全覆盖式“大督查”,通过4个“第一时间”抢占战“疫”先机,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织就严密安全网。
一、不惧危险,科学精细监督,第一时间入前线
抽调12名精干力量成立督查组,由纪工委书记任组长,监督和再监督、督查和再督查相融合,就是将责任单位和执行单位同时纳入监督范围,直接深入各一线防控检查点和疫情防控单位。按照区纪委“1+4+14”工作机制要求,紧密结合本街道实际,精细化分督查内容。在战“疫”最初,监督村、社区防疫管控工作时,纪工委根据管理属性、居民性质等因素将22个村、6个社区所含70余个住宅小区细分为5类:包括农村、旧改村、拆迁村、城市小区、开放式小区,根据不同类别,再详细划重点、添细则,明确被查点职责和监督标准。同时,将人员化整为零,分成5个督查小区,实行分区包片,每日对辖区疫情管控工作进行全覆盖无死角督查,监查内容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根据疫情变化而增减内容。
二、昼夜不停,“三个同步”处理,第一时间抓整改
“大督查”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督查工作没有免检区,没有问题大小之分,更没有白天和晚上的区别。每日早晨,督查小组分散到辖区各处开展督查检查,以现场拍照片、配文字说明、发到督导群的形式及时上报督查情况,由专人汇总。问题整改实行“三个同步”:一是督查人员直接将问题告知被查点,要求立即整改,并列入督查整改重点项;二是同步推送责任单位,要求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督促整改;三是同步报送区纪委和街道党工委,明确问题类型、处理意见、责任部门、整改措施、整改情况。通过“三个同步”提升重视程度,加快整改落实速度。督查过程中,工作人员认真严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的问题细微到超市熟食裸露在外、小区楼道内是否每日消杀等等,有的则是关于老旧小区防控检查点设置是否合理、是否做到逢人逢车测温登记等等。到了晚上,街道纪工委书记会带头加班加点,在辖区内开展循环式夜查,确保夜间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
三、同筹同谋,保障一线,第一时间解难题
在战“疫”工作中,纪工委与街道上下团结一致,共克难关,第一时间帮助解决督查中发现的困难、难题。纪工委书记在督查中发现一线存在防疫物资紧缺问题,立即上报街道党工委并主动帮助协调口罩4000个;夜间督查时,发现一线人员由于室外执勤,冻得手脚冰冷,立即让后勤保障组购买红糖姜茶配送到各执勤点;纪工委书记更为社区出谋划策,对于某社区重点留观人员较多、社区工作人员少、管控困难的问题,提议购买20套远程监控装置,实施自动报警远程实时监控,既确保了24小时万无一失也避免了人员近距离接触,降低了风险。
四、群策群力、快速推广,第一时间保安全
充分发挥“大督查”覆盖面广的优势,在查问题、找漏洞的同时,督查组也积极挖掘一线党员干部好经验、好做法,第一时间予以推广,有效推动辖区疫情防治工作快速完善,保障人民安全。督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防控检测点通过给额测枪穿上暖宝宝并放入保温箱,有效解决了低温下尤其是夜间额测枪不灵敏测不工作的问题,督查组立即将该方法在各检查点推广;有的小区在门口登记处放置了一瓶消毒液,用于外来人员登记信息后手部消毒,在督查组的推广下这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得到了广泛运用。
在战“疫”工作中,街道纪检监察干部王新利的家庭战队的先进事迹被推送到区纪委予以宣传报道。
王舍人抗“疫”仍在继续,大督查也将范围扩大到5个管区、22个村、6个社区、32家复工企业、18家商超、71家药店,东客站和东客站高速路口等150余单位。王舍人街道纪工委将咬定青山不放松,让大督查继续发挥实效,不断织密扎实王舍人疫情防控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