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取民之力,兴己兴邦

2020-11-26 17:49:00 来源: 商讯 举报
0
分享到:
T + -

人民通过咀五谷得力量,干部则靠人民获能量。曾国藩家规中曾提到“三咀”:每饭前,取一小口米饭,缓缓咀嚼,无声轻咽,如此方食百味真淳。同样,干部汲取力量也应“少量”、“细嚼”、“默咽”,即精准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忧、实地走访摸清摸透群众需求、脚踏实地真正解决群众难处困处,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全心全意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少量汲取,精准了解民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各贫困村、各贫困户是因灾?因残?还是因“疫情”致贫?走的脱贫致富路是给予的产业扶贫?健康扶贫?还是就业扶贫帮扶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果实来之不易,“持之者更难也。”况且“脱贫不脱政策”,针对当下仍存在的“硬骨头”,多到基层走走,“沉下身去”,听听百姓的心声,“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少量却深入地了解到群众的难题陈题,并找具体、找准确,才能真正为“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供精准且深入的“理论依据”。

细细咀嚼,走访摸清民需。

想要了解民情,摸清民需,只凭“精”是不够的,还要动起来。一则要走动起来:勤跑腿,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庙堂”和“江湖”存在着较大的客观距离和明显的主观思想差距,只有身处“江湖”,走访摸清群众所思所想,才能缩小两者差距,让政策落到实处,让群众受到实惠。二则要嘴动起来:真心、真情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面对面、心贴心地用方言俚语交流,耐心倾听所盼所忧,做其“贴心人”,努力做到回群众去。

      默然吞咽,着实纾解民困。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既已了解了民情与民需,就要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措施与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持精神。例如针对具体的因病致贫这一存在的“民困”问题,就要拿出实际行动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入医疗体系解决报销等问题,坚持“遇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群众不认可不罢休”,着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易迩

王玉振 本文来源:商讯 责任编辑:王玉振_jn0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