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很大的宏伟目标,就想尽心尽力工作,服务好贫困户,东城的工作不能落后。”近日,单县东城办事处扶贫办主任陈效颖对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说。
据了解,自2017年下半年担任单县东城街道扶贫办主任以来,如何让东城的贫困群众脱贫成为陈效颖心所想,夜所思,她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转思想、抓产业,心系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带领东城1013户贫困户走向了脱贫之路。
三年无休 深入基层了解民意
2017年下半年,陈效颖接任单县东城街道扶贫办主任。为了尽快熟悉工作,陈效颖每天早晨7点就下村,深入各村庄查看扶贫项目,了解贫困户情况,询问大家是否有需要解决的困难,随后再到单位处理事务。三年来,陈效颖没有休息过一天,儿子去上大学,她周末请了一天假,周六夜里去,白天把儿子安顿好,周天晚上再连夜赶回来;因为家离县一中比较近,也就5分钟左右的路程,儿子上高三的时候,觉得学校饭菜不可口,不想在学校吃饭,和她商量,她没有同意,因为她中午根本没有时间回家做饭。
一直以来,陈效颖都从贫困户所需、所盼、所想出发,努力为大家找工作,创收益,办实事,在她的努力下,贫困户从刚开始的等靠要到主动参加劳动、工作,从有抵触情绪到热情无比。“由于天天下村,村里人基本都认识,有些贫困户由于文化水平低,身体不太方便,陈效颖就经常帮他们办理医疗报销、保险报销等事务。”陈效颖说,一天接100多个电话都很正常。
招项目、设立公益岗 脱贫路上不落一人
“目前单县东城有9个产业扶贫项目,6个扶贫车间,10个光伏项目,今年1至9月份扶贫项目收益分红有200多万,用工收益另算。”说起三年来的工作,陈效颖给出这样一组数据。开展扶贫工作以来,陈效颖想方设法为贫困户找门路,积极联系扶贫项目,让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
同时,设立了200多个公益岗,结合人居环境整治,通过聘用贫困户打扫街道卫生、打扫光伏板、到扶贫项目内工作、设立街巷长等措施,鼓励贫困户积极工作,让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劳动获得收益,增加贫困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40多岁的常兴寨村村民裴廷惠丈夫因癌症去世,家里欠了很多外债,还有一个上学的孩子,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啥也不想干,得知情况后,陈效颖经常去其家中劝导,鼓励其树立信心,帮助其介绍力所能及的工作。“真是非常感谢陈主任帮助,现在我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钱,有钱给孩子把落下的功课补上了,孩子学习好了,家里生活也走上了正轨,我现在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裴廷惠激动地说。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为了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陈效颖把贫困户分成两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介绍在各扶贫项目、公益岗等参加劳动,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享受收益分红的时候多分点,保证在脱贫路上不漏一人。
扶贫先扶智 让贫困户物质精神双丰收
扶贫先扶智,再穷不能穷教育。自上任以来,陈效颖经常通过号召爱心人士、人大代表等为贫困学子捐款,帮助他们继续学业。家住单县东城街道宗庙村的朱桂玲自小父母双亡,跟着堂哥生活,堂哥是贫困户,负担不起朱桂玲的学费。2018年朱桂玲找到陈效颖,请求帮助。陈效颖了解情况后,为朱桂玲申请了学费减免,号召爱心人士为其捐助生活费,在项目分红上给予照顾,平时为其买衣服、吃用等生活用品。在陈效颖的帮助下,目前,朱桂玲已读大二,平时到假期就勤工俭学。“这孩子经常给我打电话,说说她在学校的情况,问问我的情况,唠唠家长里短,已经把我当成亲人了。”陈效颖说。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明当然不能落后。陈效颖经常定期举办贫困户清洁庭院评比,前几名分别奖励桌凳、收纳袋等;同时组织贫困户之间互相参观学习,鼓励大家积极打扫庭院,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提升生活质量。
三年以来,陈效颖以其正直诚信的为人,稳重扎实的工作,利索干练的风格,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许。陈效颖表示,下一步将建立长效机制,维护好扶贫项目,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精准开展就业技术培训,激发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让贫困户走上稳定脱贫之路,在脱贫路上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