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真不敢想象,这里的交通可以如此通畅。”11月20日,焕然一新的周村区东街,道路宽阔平整,两侧店铺林立,前来参观的市民代表不禁感慨:变化真大!
近年来,周村区持续开展路网更新工作,进一步打通东街“梗阻”。分批次对东街(站北路—机场路段)进行提升改造,已于9月底实现竣工通车。周村区还对中和街、北门街、油坊街、凤鸣路、和平路等十余条背街小巷进行了同步改造。路网的畅通,进一步改善了东街交通状况,井然的交通秩序、整洁的城市环境,为周村区城市形象 “加分”不少。
焕然一新的周村区东街,道路宽阔平整,两侧店铺林立。
为让广大市民充分感受周村区城市建设发展新变化,11月20日,周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开展了“居民代表看城乡变化提意见建议”活动。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先后走进鸿景悦城业主之家、长行生活区、中电(淄博)调度中心、改造后的东街现场、郑家棚改项目,实地感受周村区城乡发展新变化。
鸿景悦城业主之家,是周村区今年大力推进的“红色物业、幸福家园”典型工程。一层建有业主之家生活馆;二层包括社区书记工作室、红色物业议事厅、四点半课堂、邻里沟通角;地下设有居民生活馆。以“家”为本,将社区党委、物业公司党支部、业委会、楼长、双报到单位等多方力量和资源全面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物业服务、学习教育、文化交流、联络联谊“五大中心”作用,为开展红色物业开辟了“新阵地”。
鸿景悦城业主之家,是周村区今年大力推进的“红色物业、幸福家园”典型工程。
长行生活区在对道路不平、下水道不畅、配套不完善等痛点难点“把脉诊疗”后,小区脏乱差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实现了物业管理全覆盖。惠及居民315户,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现如今的长行生活区,经过对道路不平、下水道不畅、配套不完善等痛点、难点的“把脉诊疗”后,小区脏乱差得到有效改善。
这仅是周村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自2016年以来,该区已累计实施70个老旧小区改造,涉及面积达270.15万平方米,惠及居民达29881户。
当天,代表们走进中电(淄博)调度中心时,纷纷为周村区智慧供热系统点赞。该项目是周村区实施“双招双引”战略、赴北京招商的重大成果。
代表们走进中电(淄博)调度中心,参观周村区智慧供热系统。该项目是周村区实施“双招双引”战略、赴北京招商的重大成果。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周村区供热管网进行了提升改造,同步搭建了“智慧热网”管控一体化应用平台,对集中供热实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建成投用的智慧供热系统,可对高温水换热站进行智能控制,有效提升供热效率。管网损耗保持在5%以内,热损耗比降低15%左右,成为周村区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的标志性工程。
当天,代表们参观的最后一站——郑家棚改项目。该项目于2018年开开工,计划建设安置楼10栋、安置房672套。截至目前,10栋安置楼已全部封顶,正在进行内外装修。
郑家棚改项目现场,曾经的“蜗居”已变身美好家园。
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现场介绍,周村区44个在建棚改项目中,2个项目已达到竣工标准,4个项目基本建成,23个项目主体封顶,15个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和基础施工。
采访结束时,一名市民代表有感而发:“为周村的新变化所震撼,更为城建工作者的辛苦付出点赞!通过今天的参观,深刻感受到,在政府一系列‘大动作’下,周村人正变身为群众向往的美好家园!”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韩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