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筑牢信仰基石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上,最为人们称道的盛世景象是由“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开启的汉、唐盛世。历代文人、史家对这两个历史时期的描述,概括起来主要是:经济繁荣,物阜民丰;政治清明,国家一统;文化昌盛,远近悦服;国泰民安,安居乐业。文化的繁荣及其影响力的扩大使近者悦、远者来,在对内文化滋养和对外文化传播方面,都光大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开辟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历史性成就,无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要让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就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和方法,提高明辨是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史为鉴,筑牢信仰基石。
树立正确历史观的导航仪。在高校开展“四史”教育,首要任务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坚定理想信念的压舱石。科学的历史观教育可以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大学生更应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破解时代问题的金钥匙。高校大力开展“四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不断提高新时代大学生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未来可以胜任时代所赋予的使命。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以史为镜,深入思考,增强问题意识。新时代大学生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通过“四史”教育,激励大学生明大势、知大任,不断锤炼自己,练就过硬本领,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洪流中,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书写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的历史。
作者:亦悦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90972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发布关于通过非正常途径来美中国公民补办护照的提醒
- 246176江西成立联合调查组 调查高校食堂"鼠头鸭脖"事件
- 333501村民称不同意土地流转遭镇领导呵斥“有多远滚多远”
- 417087梅西乘私人飞机抵达北京
- 516307河南麦收进度96.6%!已收获小麦8235万亩
- 613682外媒:泽连斯基称,乌军的“反攻”行动“正在进行”
- 79448乌军舟桥部队展开五星响应,12小时铺好浮桥,保证大部队如期反攻
- 87432金融监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赴上海调研
- 16122江西成立联合调查组 调查高校食堂"鼠
- 25238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发布关于通过非正
- 34000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顺利出坞 第二艘已处
- 43538太囧了!网传梅西抵京因签证问题被困机
- 53414洪都拉斯总统抵达北京 三军仪仗队在机
- 63271台媒曝蔡英文与台空军通话疑似“被解放
- 72933洪都拉斯正式申请加入新开发银行
- 81886突发不明水源水淹道床致部分列车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