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1月20日讯 近年来,桓台县按照“治、用、保”相结合的思路持续推进生态水系建设,开展全域治理行动,让“美丽”看得见,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
11月20日,雨后的桓台县马踏湖近自然人工湿地,水朗气清,风景如画。河流自然环境与农村人居环境相得益彰,让湿地公园既有“气质”又有“颜值”。美景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市民宋述峰一大早就来到湿地散步,他介绍,自从这里建了湿地后,周边的水清了很多。现在的鱼也多了,鸟也多了,原来见不到的大雁、天鹅,现在都能见到了。
在桓台县,享受到这种“生态福利”的,远不止马踏湖近自然人工湿地附近的居民。近几年,桓台县先后建成猪龙河入湖口人工湿地、邢家人工湿地、波扎店人工湿地、猪龙河人工湿地三期、乌河河道走廊(城区段)人工湿地、乌河入湖口一期等人工湿地,全面提升水系生态功能。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桓台分局党组成员、环境监测站站长孙明辉告诉记者,桓台县通过‘源头治理+生态修复’的综合整治方式,不断推进生态水系修复提升工程。目前已初步形成覆盖全县的“三横五纵两湖六湿地”的大生态圈。流域内已建成人工湿地面积达3000余亩,修复自然湿地20000余亩,马踏湖再生水调蓄能力明显增强。
良好的生态,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几年,桓台县生态环境部门加强生态红线保护,将水生态建设落实到具体的生态工程项目上,实施全过程水污染防治,让城乡群众享受到了生态改善的红利。
“生态环保既是义不容辞坚守的底线,又是倒逼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环保底线守好了,就能为转型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下一步,我们重拳出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又做好生态修复的‘加法’,打好我们的生态建设攻坚战。”孙明辉说道。
通讯员 何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