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整洁的环境、家居式布局有序的设施、弥漫着淡淡香味的空气、绿意盎然的盆景植物……如果不是醒目的“公共卫生间”标牌,还以为自己走进了香兰雅室。近日,环卫处根据市建设局关于“站在青岛看胶州,对标上海、深圳提档升级”部署要求,对市区31座“公共卫生间”的人性化设施和管理服务实施了进一步的提档升级,不仅在卫生标准上更加严格,还增加了手机充电、一次性马桶垫、书架等便民设施,这些体现人文关怀的细节设置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公厕的认知。
按照“高标准管理,高品位设置,高品质服务”的目标要求,近日,胶州市建设局环卫处对市区公共卫生间又增设了人性化服务新功能,将公园南门、汽车站、广州北、植物园、香港路等有条件的卫生间增加了盆栽绿植,让如厕市民进门就能享受到赏心悦目的一抹浓绿;在公园南门卫生间安装了书架,放置了垃圾分类宣传材料、《金胶州》报纸等供市民取阅;
在公园南门、汽车站等卫生间安装了手机免费加油站,手机加油站与意见箱设置一体,如市民对公共卫生间有意见或者有合理化建议可随时投放告知,同时还设置了休息椅,方便等待手机充电的市民歇息,体现了温暖的人文关怀;在公园南门卫生间设置了以宣传胶州大秧歌为主题的公共卫生间文化墙,突出了金胶州文化特色;
在汽车站卫生间采取自营销售的合作模式,试行安装了一台自动售货机,方便市民使用;为每座公共卫生间的所有马桶配置了一次性马桶垫,在保洁员对垫圈细心消毒后,抽一张放在垫圈上,一人一更换,严防有害细菌交叉感染;
这些公共卫生间在改造时都设有附带功能的排风系统,以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减少室内异味。同时,还设有可帮助市民选择蹲式、坐式便器的小标识、背景音响、寻求帮助的呼叫按钮、应急小药箱和针线包等辅助功能。
在公园南门、北门、广州北路等卫生间张贴了胶州城建公众号二维码,让更多市民了解更多城建风采,关心关注胶州城建。
伴随着公共卫生间的配套设施和管理服务的不断升级,市民如厕的幸福感和舒适度也迅速提高,这对卫生间保洁员来说,他们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在胶州公园西门卫生间,身影忙碌的保洁员王秀珍师傅在扶着一位老人走进厕所之后,又拿起拖把将地面上的水擦干,不一会儿,又转身开始忙着准备厕纸……但王师傅的干劲比以前干得更足了,谈及原因,她笑着说:“其实也没啥,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时刻把这里收拾的干净无味,干活时心情真好!” 在这座卫生间门口,笔者遇到了带两个孩子来如厕所的李女士,她说:“这里有第三卫生间,带着儿子来可方便了,还有有婴儿打理台,可以短时间安放小宝,给她换尿不湿,省劲多了。”原来,李女士每次接送上幼儿园的大儿子时都会路过这里,对这座卫生间的变化很是欣喜。
而在东岳卫生间,改造前的入口狭小,地面与人行道的高度有相差,导致轮椅无法进入,如今,入口新开了一扇大门,并增加了残疾人坡道,使入口平坡与人行道无障碍对接,坡道两边加装了扶手,还在建筑死角处增添了绿化与周边建筑相当协调。这些公共卫生间改造时都设有排风功能,以增加空气的流动性,减少室内异味。同时,还设有可帮助市民选择蹲式和坐式便器的小标识、背景音响、寻求帮助的呼叫按钮、应急小药箱和针线包等辅助功能。
据了解,为实现对公共卫生间的常态化管理,建立长效规范服务机制,不断提升保洁卫生水平,市建设局环卫处一方面提高了对保洁服务的标准要求,出台了《公共卫生间考核新标准》,加强了对保洁员的业务培训,从观念上树立服务意识,强化大局观念。另一方面,在卫生保洁上推行“统一标准、专人管理、跟进保洁”作业模式,实行“四查、三清、二洗、一消杀”的精细化作业法,要求地面清扫、沟渠清掏、蹲位清理“三清”彻底,便器冲洗、台面擦洗“二洗”及时到位,每日消杀除臭全面,厕位“一客一保洁”、纸篓污物不超过1/2,只要有人用过厕所,立刻进行跟踪清洁,定时消杀灭菌,对洗手台、墙面、地台上的水渍及时擦净,随时保持厕所内外的整洁清爽。
每日都会派专职督查人员采取“看、摸、闻、听”工作法进行不定时巡回检查督导,发现问题随时反馈及时整改,达到“六无、四净、二通”卫生质量标准,确保辖区内公共卫生间的保洁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让广大市民享受到精品公共卫生间带来的舒适,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
来源:胶州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