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狮骨未寒”又见“污水围猴”,莫让管理和责任感缺位

2020-11-17 17:40:00 来源: 商讯 举报
0
分享到:
T + -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在河北邯郸一野生动物园,猴子园区内的生态环境恶劣,园区假山周围全是污水池。据悉,该动物园前几日曾发生狮子死亡事件。园区负责人证实了狮子死亡,并表示法医正在进行尸检鉴定。当地林业局工作人员称,涉事野生动物园已进行停业整顿。(来源:楚天都市报)

前几日的狮子溺亡事件,园方负责人给出的解释是狮子年迈多病,在水塘中由于体力不支溺亡。近日的污水围猴事件,给出的解释则是猴谷地势低洼易积水,园方虽采取补救措施但收效甚微。负责人说的头头是道,接连出现的问题都在他的舌灿莲花中得到“合理”解释,但是这样的解释真的能服众吗?

首先来说狮子溺亡事件。园方在201810月引进这头当时已经20多岁且生病时间挺长的狮子,显然有违常理。野生狮子的寿命为14岁左右,人工饲养的可以达到20岁以上,无论怎么看,这只雄狮都已经垂垂老矣,加上疾病缠身,可谓时日无多,园方斥资引进这样一头随时可能“撒手人寰”的狮子并不划算。

退一步来说,园方既然引进了狮子就要对它负责,尤其是这样一只情况特殊的狮子更应该得到全方位的照顾,可事实情况却是当狮子很可能已经溺亡在水池中时,面对游客的质疑,动物园一名工作人员的回复居然是:“那头狮子可能趴着休息呢,不会出现死亡现象的”。试想一下,若是当时动物园有一点责任意识,察觉情况后及时上前查看的话,或许狮子不会溺亡,就算悲剧已经不可避免,起码儿也算园方有一个正确的处理态度,而不是轻飘飘的留下一句明显不负责任的“不会死亡”。

再来看看“污水围猴”事件。虽然“狮骨未寒”,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但是已有“前科”的动物园显然并没有吸取教训,在事件的处理上依然充满了敷衍意味,即使面对公众质疑,依然是拿出各种客观理由当挡箭牌后以“将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这样的说辞作为搪塞,实在让人难以安心。

综合两起事件来看,园方管理混乱、工作人员责任感缺失是造成动物或死亡或生存环境堪忧的主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动物园的动物们失去自由,整日整夜的被关在笼子中供人观赏已经是一种不幸,如果园方再不给它们提供干净、整洁的生存环境,尽量让它们生活的舒适一点的话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站在园方的角度来看,就算园方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试问前来游览的游客愿意看到膘肥体壮、活泼灵动的动物还是愿意看到病病歪歪、灵气全失的病秧子呢?

期待园方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改善猴群的生活环境,同时开展问题自查,避免“狮亡猴困”之后再发生类似事件、

作者:翟剑

王玉振 本文来源:商讯 责任编辑:王玉振_jn0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