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正义”与“依法治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其中,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为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营造良好法治环境,需要提升社会公平与正义。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受体,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充实了,依法治国才能够全面推进。
公平正义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指导原则,是发展中的马克思法治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其价值取向为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是“以人为本”为本质要求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公平正义,其实现有赖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公平公正执法司法理念的树立。
总之,唯有提升社会公平与正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使全面依法治国。
作者:李萌
分享到: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跟贴排行
点击排行
- 11471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是否有好消息宣布
- 2883国防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解放军
- 3607菲律宾警察总署确认:在菲被绑架的6名
- 4557习近平就亨利·基辛格逝世向美国总统拜
- 5469美国又掉了架军机,日本现在有两怕
- 6468习近平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
- 7458上海独生女继承2亿遗产后被离婚,补充
- 8449雷军捐款13亿后,易中天称“我深感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