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先进,大力弘扬勇担当、善作为的奋斗精神,全面提升青年干部的执行力和干事创业精气神,济宁市委组织部、济宁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共青团济宁市委面向市直机关开展了“提升执行力 青年争先锋”主题活动。活动启动以来,市直各单位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营造了青年干部干事创业、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涌现出一批青年典型。通过初选、复选、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公示等,最终确定56名青年干部为“青春榜样”。今天,让我们先来看看,“提升执行力 青年争先锋”攻坚克难类青春榜样的风采吧!
“攻坚克难”类青春榜样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晓玉,男,1990年8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济宁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品安全监管科副科长、三级主任科员。作为一名90后干部,他一直奋战在危化品安全监管一线,主动担当作为,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研判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指导督促危化品企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关专项工作报告获市领导批示肯定,获得“2019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作为驻厂工作组组长,积极发挥协调帮扶和监督作用,有力保障了我市防疫物资供应稳定。
师超,男,汉族,1991年6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济宁市人社局人才开发科四级主任科员。他争做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先行者,敏锐抓住全省乡村人才振兴唯一试点市的时机,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有关做法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山东新闻联播》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积极参与人才工程和人才平台建设,服务全市“招才引智”工作大局。积极参与了营商环境评价工作,加班加点,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刘琰,女,1987年12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济宁市看守所女子执勤大队副大队长,三级警长。从警十年,她一直奋战在公安监管一线,攻坚克难,不断求取新成效,成功转化邪教人员26人,帮助他们迷途知返。协助破获的一起案件被公安部评选为精品案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带头封闭驻勤265天,将疫情阻止在高墙外,确保了监区的安全。先后荣获济宁市“巾帼岗位明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记三等功一次。
李岑,男,1985年3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管协调科二级主任科员。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主责人员之一,他主动利用夜晚时间加班研读参考书籍,主笔起草了《济宁市营商环境评价指南》,为我市营商环境工作提供了依据。工作中加班加点、任劳任怨,骨折后固定钢板的取出手术拖了整整3年,直到医嘱警告才利用周末时间去做,术后第二天就偷溜回单位加班。创新性地在市县两级组建了“1+19+18”协调推进机制,形成了“济宁模式”并受到省委、省政府的推广。
李靖,女,1990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市新旧动能转换指挥部项目推进组副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动能转换项目科科员。自加入指挥部以来,她先后走访新旧动能转换项目300余个,在全省率先组织制定出台《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库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创新形成“企业申报-县区推荐-专班初审-专家会审”项目入库评审模式,2019年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年度投资完成率101.5%,2020年月度投资完成率均超过时间进度。推动我市7个项目获得省级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专项资金,41个项目纳入省级优选项目库重点推进,4家企业入选省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李贤贤,女,1992年9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市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宣教部副部长。她积极组织开展全市职工演讲比赛、“劳动我最美”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组建了市总机关青年党课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讲。组建市总工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活动。负责综合文字材料起草,齐鲁工惠APP济宁站、微信等新媒体运营管理,累计向上发稿百余篇。先后获评“建功济宁”先进个人、山东省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李衍峰,男,1987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市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2017年进入主城区城建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工作,他全程参与了济宁市火炬路跨线桥、王母阁路跨线桥和运河路交通疏解等项目建设工作,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克服了项目融资难、涉铁协调繁、建设进度慢、交通压力大等难点卡点问题。火炬路桥通车前,轻伤不下火线,连续一个月日夜坚守岗位。疫情稳定后,迅速复工复产,赶回施工进度,6月底顺利实现主桥通车。
李腾飞,男,1984年7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银行保险科(金融稳定科)科长。他紧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通过常态化举办政金企合作对接活动,牵头开展了打击逃废金融债务、农商行风险化解、不良贷款压降、非法集资陈案积案攻坚等多项专项行动,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质效。2019年以来,我市多家企业(银行)实现风险退出和风险等级降级,有力维护了区域金融稳定,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2019年6月所负责科室被市委评为“干事创业好班子”,2020年4月被市委市政府给予嘉奖。
宋力,女,1983年2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市计划生育协会综合部主任。2019年6月,抽调到市挂图作战总指挥部推进保障办公室工作,她积极转变角色定位,主动到工地、到现场去摸爬滚打,参与督导调研重点项目100余次,现场排查发现问题20多个,积极为项目建设清障除碍。强化对重点项目月度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认定,坚持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方法,严格执行“蓝黄红”三色管理和“流动红旗”制度,保证了项目建设“加速度”。创新制定了《市挂图作战工作社会监督员制度》,组织开展“百日攻坚擂台赛”,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到项目现场观摩评比打分;牵头策划了“迎国庆·看济宁”挂图作战图片展,制作系列微视频20余篇。
宋仪凯,男,1981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济宁日报社时政要闻部副主任。他带领济宁日报时政要闻团队,扎实做好重要时政活动、重要会议的新闻报道,传达党委政府权威声音。同时深入农村、工厂、社区等基层一线采访,用鲜活的报道全面反映我市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新冠疫情发生后,他带领时政要闻团队,直面疫情、逆行出征,在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时刻,连续两个月放弃节假日,深入一线采访,在关键时期积极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个人获得全国城市党媒优秀新闻工作者、山东省新闻奖等表彰奖励,所带领团队被授予全市共产党员先锋岗、青春担当好团队等称号。
孟祥振,男,1984年8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济宁市纪委监委四级主任科员。2019年以来,他参与济宁市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等重要会议文稿服务20余次,起草和审核把关各类文稿170余篇。统筹规划纪检监察重点调研课题,组织年度优秀调研成果评选,参与专题调研活动7次,调研成果《增强日常监督精准性实效性》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刊发。编印《济宁党风廉政建设研究》9期,参与完成市社科重点课题《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党风廉政建设水平研究》《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研究》,被评为全市二等奖、三等奖。
赵子诣,男,1990年11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济宁西部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济宁经开区金融和国资管理局副局长。到指挥部工作以来,他发扬“钉钉子”精神,将所负责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细化分解,明确具体目标,一项一项落实,一步一步推进,所负责推进的教育装备产业园、中关村京港澳双创中心济宁基地等项目提前完成节点目标。坚持“天天一线工作法”,在盯紧项目进度的同时,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请教,不断增强项目建设方面的能力。
袁晖,男,1986年12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副科长。为攻坚蓝天保卫战,他现场调研20余次,创造性提出秋冬季绿色智慧管控新模式,即绿色错峰、绿色应急、绿色施工,制定了专项实施方案,明确了30余个行业的绿色豁免标准,采取少予停限产或少停工措施,达到生产经营和污染减排的双赢,该做法多次被中国环境报、山东电视台等国家省市媒体报道。牵头谋划的创新发放绿色许可证等工作也多次被国家省市媒体报道。先后被评为济宁市“优秀环保卫士”、获嘉奖奖励。
夏辉,男,1987年11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共济宁市委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他坚持令出督随、真督实查,带领科室同志在全市掀起了多轮督查风暴,今年以来参与决策督查230余次,形成督查专报346期,强力推动了市委决策部署落实。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牵头组成督导组,自大年初一,深入镇街、村居、隔离点等抗疫一线,连续督导奋战55天,累计向市委形成督导报告146期,提供有效意见建议100余条,为抗击疫情贡献了督查战线力量。先后荣获全市创卫、安保维稳、扫黑除恶先进个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