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浩,字海如,胶州丁家庄人。他喜好读书,还善于实践,通晓阵法,精于骑射。传说殿试时,他一下举起360斤的石志,舞动60斤重大铁刀,当即被雍正皇帝钦点为“武状元”。
考中“武状元”后,王元浩被授予头等侍卫,成了皇上身边的人。这可是个肥差,谁都想通过送礼、请吃花酒等跟他拉关系,结果被他一概拒绝。大家认为他是一点都不懂官场交往潜规则的“闷葫芦”,私下给他起了个外号——“胶州葫芦”。对此,王元浩只管听着,完全不予理睬。
这个外号后来传到了雍正皇帝的耳朵里,他有点纳闷:王元浩虽说是胶州人,但为什么要叫他“胶州葫芦”呢?于是让手下人把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他这才明白“胶州葫芦”所指。雍正对王元浩大加赞赏,说道:“朕就是喜欢这样的侍卫。那些不是‘葫芦’的,要是做过了头,‘葫芦’也会变成瓢!”他的言下之意是,官员们若结党营私,弄不好就会让脑袋变成瓢的(指杀头)。
王元浩不仅武功精湛,还是军事技术专家,雍正让他出任洞庭水师副将一职。为提高水师作战能力,他研制出了适宜水战的火炮,并亲自编写绘制了图文并茂的《火器图说》,供全营官兵使用。为此,他受到兵部奖赏。后来,经湖广总督推荐,他升任湖南总兵要职(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司令员)。
王元浩一生为官清廉,没有留下什么产业,反复告诫子孙要以忠厚传家,不许仗势欺人。他的儿子王守道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以习武为主,在乾隆二十一年考中举人,官至清江浦都司。
来源:我爱金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