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千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可现在一提到中医,许多人也许第一印象是黑乎乎的苦药汤、叫不出名字的草药,还有那些白发苍苍的老者。
中医真的就是传统而刻板,鲜有年轻人接触吗?
十三岁芳龄的可爱女孩,却在CCTV《中国少年说》里道出了不一样的心声。
黄琪惠,来自山东烟台,出生在中医世家。祖上黄元御是清朝名医,曾被乾隆皇帝赐字“妙悟其黄”,有录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十三种,其中包括在医学界影响深远的《四圣心源》。从此,中医成为黄氏的家族传承,黄琪惠的父母也继承了祖先的中医医术。
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琪惠从小耳濡目染,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开始,中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玩具”。比如用针灸刺激穴位,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透心凉止汗、烧山火发热等等。
还有一些生动形象的药材药方,比如藿字有草、雨、两个土,而土在中医里代表脾胃,脾胃下雨就是拉肚子,所以它有治疗腹泻的功效……
从这些好玩、有趣的见识中,黄琪惠萌发了兴趣,慢慢地就了解了更多的中医知识,有时也会用针灸帮助家人。
但这些对于年幼的她来说是只知其表,而不知其里。
直到又一次,琪惠在和妈妈外出旅游的过程中,目睹妈妈用中医术救治了一位突发疾病的老奶奶。在周围人的掌声中,琪惠觉得妈妈特别伟大,妈妈却只说了四个字:医者仁心。
再后来,就是这次的新冠疫情了。年过七十的张伯礼院士用中医药救治病人,荣获“人民英雄”称号,张院士却说:唯代中医药受誉。这时她才明白,中医不仅是一种技艺、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经过千年积淀,已经包含了先人后己、医者仁心的美德,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黄琪惠将张院士的“贤以弘德,术以辅仁”这句话当做座右铭。术为治病救人的医法技艺,贤为先人后己的传统美德,二者结合,才能真正的继承先辈们的精神。
琪惠说,她未来的梦想就是将来开一家中医堂,将中医继承发扬下去。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结晶,我希望能把祖先传下来的中医医术发扬光大,也能将其中蕴含的‘贤以弘德,术以辅仁’的内涵和先人后己、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