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地处淄博市沂源县西里镇的太平官庄村来客人了,农业、果树技术专家一行三人赶到村里,向几十名果农“开堂授课”,畅谈苹果产业的未来。
这是西里镇11月2日全镇推广技术全托管促进果业高质量发展动员会召开后的“加速段”,没有喘口气,而是紧锣密鼓、环环相扣,全镇上下“思想统一在苹果迭代升级上”,“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打响了一场苹果改革攻坚战。
谈问题找出路 果农心里亮堂了
太平官庄村位于西里镇的最南端,有5个自然村,总人口600余人。过去,这个村交通不便,没有集体收入,曾被称为“三不管”地区,属于典型的经济薄弱村。在当地党委、政府努力下,加上“第一书记”等多方助力,村里修起了水泥路,村容村貌极大改善,扶持资金到位,村民显著增收。
要想村子真正富,外部“输血”只能满足一时之需,自我“造血”才是长久之计。和西里镇许多村一样,林果也是太平官庄村的主导产业,有果树500余亩,其中苹果350亩。
11月6日上午,专家来到太平官庄村进行宣讲。
提到苹果,村党支部书记王茂青却很着急:“村里种苹果的不少,但每户的技术管理都不统一,还抱着求数量不求质量的传统观念,致使苹果树密度大,果园不通风、不透光,果品质量难以提升。”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和现代果业发展的推进,西里镇果品生产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进一步显露,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三老一郁一酸”(即人老树老品种老,苹果树密度大,果园土质酸度大)问题突出;果品科技含量低,机械化应用和水肥一体化普及不足;统一管理难度大,果园地块分散、插花种植等……
这些弊病,在太平官庄村和其他村都不同程度存在。究其原因,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难以实现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精准技术难落地,果农盲目种植、销售无助,传统模式与对接大市场的矛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听王茂青讲完,“讲师”之一、镇农技站站长陈孝军直击要害:“如果再不进行科学化管理,不但苹果品质无法提高,而且果树病害将剧增,恶性循环无法避免。所以,必须从理念上让果农认识到当前苹果面临的问题,由政府来帮忙解决制约果农增收的因素,这也是我们这次宣讲要达到的目的。”
专家讲的实在,果农听的入神。太平官庄村的苹果质量在周围村庄中尚属上游,通过听课,果农们认识到了不足。果农王兆林感慨地说:“我们每年都在说苹果套了多少袋,能出几万斤苹果,对品质要求却不重视。听了专家的分析,才知道问题很严重,我们必须转变观念,用技术全托管新模式进行管理。只有品质提高了,才能多挣钱。”
11月4日上午,一支宣讲小分队来到了西里镇大刘庄村,果农们听得十分认真。
小分队辗转各村 新模式逐步深入人心
同一时间,另一组专家在上马庄村也开始了宣讲。该村有300多亩苹果园,果树老龄化严重,又受果树密度大等制约,品质提升艰难。村党支部书记范光生说:“我们必须先让果农实现从追求产量到注重质量的转变,让他们认识到品质才是增收的根本。专家来的正是时候!”
该村果农张贵成有5亩苹果园,今年因为前期的冻害,产量不足2万斤。他说:“往年果园浇水时常跟不上,遇到春旱就严重影响苹果品质,现在政府推进的技术全托管新模式不但免费给我们安上水肥一体化,还让专家跟踪提供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我打心眼里高兴。”
6日下午,薛家峪村也迎来了专家。这个有着1200多口人的村庄,单苹果种植面积就达600多亩,但苹果品质参差不齐,价格也相差甚多,硒上泰佰果业专业合作社的苹果能卖到8元一斤,其他普通苹果最多3元左右。
11月6日下午,专家在薛家峪村宣讲。
6日下午在薛家峪村,一名果农在农业技术培训签到表上签字。
沂源县农业局农艺师窦全金说话开门见山:“咱们整个片区存在的问题就是‘三老一郁一酸’,现在镇政府全力推广技术全托管模式,在咱们县还是首个乡镇这么做,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苹果品质,让果农全面增收。”
专家一席话,点燃了果农的热情。果农李学峰说:“这个模式好,既给我们带来先进的管理技术,又解决了果园灌溉问题,咱的苹果质量一定能提高档次。”
11月2日,在西里镇召开的动员会上,镇党委书记张成华强调:“这次全面推广技术全托管新模式,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工作核心,是全镇果业发展的二次革命,关乎全镇5万亩果园的结构性改革,也是切实为民增收的关键。”
该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和镇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以及有关站所、管区干部、村支部书记任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推进技术全托管工作。同时,组建了三个由农业、果树技术专家组成的小组,走村串户对新模式进行宣讲。
“中国的苹果有多少?我们这儿产苹果怎么样?我们的苹果品质怎么样?我们的苹果问题在哪儿?我们的苹果产业应该怎么办?通过分析这五个问题,宣讲组让果农了解了全国和我们的苹果现状,技术全托管是最符合全镇果业产业化改革的路子,是产业脱贫、提质增收的希望所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杨红玉表示,淄博市正大步迈进农业3.0时代,还是全国首个“盒马市”,西里镇要想乘借发展东风,大刀阔斧的苹果产业改革势在必行。
截至目前,三支小分队已辗转全镇近40个自然村进行宣讲,技术全托管模式逐步深入人心。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晓明 孙渤海 通讯员 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