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自然角作为大自然的一个缩影,是孩子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宝地。它为幼儿提供了天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一个机会,从而在观察探究中获得自然的奥秘,体验成长的快乐,使幼儿的在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因此,看似小小一角,却蕴藏着无限契机。为有效发挥自然角的最大教育效能,满足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胶州市云溪中心幼儿园围绕“让自然角活起来”、“自然角里的趣事”、等话题开展班级自然角跟进式研讨活动。
行前先思,互商共讨
透过繁花簇拥的表象,当我们用《指南》精神、用课程游戏化的理念来审视自然角时,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需要深究。由此,针对“如何让自然角活起来”云溪中心幼儿园的老师们围绕“自然角的内容、自然角的意义、目前班级自然角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调整策略”等问题,各个突破、层层深入的进行了互动研讨。研讨中老师们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仅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各种创设自然角的金点子,也让老师们重新审视了自然角的价值,更让老师们在交流中意识到以幼儿为主体的儿童观的必要性。
观摩评比,互学互促
在前期研讨后,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水平和班级特色,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家长资源、身边的自然物及废旧纸盒等,精心创设出丰富多样的区角环境。各班的自然角都有不同的主题,幼儿通过对动植物连续性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同时幼儿参与对自然角的种植和管理,记观察记录,给植物浇水等,培养了细致的观察力,形成管理好自然角的责任感。各班自然角的创设充分体现了季节性、丰富性、童趣性、艺术性、探索性、整洁性、区域性、参与性特点。
观摩中,各班班主任精彩流畅的创设讲解,让观摩教师对班级自然角的环创、布局、主题内容、特色亮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韩园长在对各班自然角发生的变化给予肯定的同时,又围绕如何“让幼儿全程自主参与管理、怎样让幼儿持续深入的探究下去”等方面,提出了问题情境、自主探究等建设性意见,使老师们在自然角创设和管理上有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对话自然,趣事共享
奔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在前期自然角创设后,老师们大胆放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与自主,让幼儿真正的参与进去,尽情观察、管理、交流与分享,老师们眼尖记录、笔尖呈现,围绕“自然角的趣事“展开了精彩纷呈的互动分享。
研讨中,老师们热情洋溢的分享着自己发现的趣事,《乌龟翻身》、《花儿冒烟了》、《小火车旅行记》、《大蒜成长记》等,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中,我们既发现了幼儿的童真童语,感受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也看到了幼儿在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老师们回应追问的有效支持与教育机智,进一步肯定了自然角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通过趣事分享,实现了幼儿的真参与和教师的真观察,教师对幼儿实践的分析反思,能及时发现自然角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有效调整,有助于自然角深入持续研讨开展下去。
自然角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种“隐性课程”,是一个充满生命,具有欣赏价值的场地,又是一个认识自然、探索科学,随时可用的实验室,让孩子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自由地观察、操作、探索、从而获得对大自然一些初浅的知识,体验劳动的愉快和珍惜劳动的成果,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初步探索能力,我们应着眼于幼儿的基本生活、游戏生活、主题活动,贯穿一日生活中,探自然角之奥妙。让自然角在实现美化环境的同时,更能利于孩子们发展的需要。相信云溪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一定会在班级的自然角一定会有更多收获、更多快乐!相信老师们也会在云溪中心幼儿园这种浓厚的教研氛围里快速成长!(韩世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