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位给老人理发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专业理发师,而是曲阜市夕阳红老年公寓的创办人杨友玲,十几年来,她和丈夫与老人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屋檐下,以院为家,像照顾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照料、呵护着每一位老人,陪伴他们安度幸福的晚年。让夕阳更红,夕阳更美。
曲阜市夕阳红老年公寓是曲阜市成立最早的一家民营老年公寓,2002年,还在电缆厂上班的杨友玲,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办一家老年公寓。当时单位效益还不错,杨友玲为何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想法?
自己创办一家养老院,既能照顾母亲,又能照顾更多的老人,让老人的孩子们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可是她的想法一提出来,就遭到亲朋好友的反对,侍候老人又脏又累、辛苦不说,还要担责任和风险。
开办老年公寓的第一件事,就是得有合适的房子,手里只有借来的几千块钱,到哪里找合适的房子,该怎么起步呢?
看杨友玲铁了心,之前反对的丈夫,也默默地接过她手中的工具干了起来。经过紧张辛苦的筹备,2002年8月,杨友玲的夕阳红老年公寓终于开张了,第一个入住的老人,就是杨友玲的母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子女当时并不愿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养老。为改变人们的传统偏见,白天上完一天的班,每到晚上,杨友玲就挨家挨户去发传单,讲解当今社会养老的趋势,送老人入住公寓的好处。可是却收效甚微。这期间,杨友玲被狗追过,被保安撵过,被户主呵斥过,受过路人的白眼和讥笑,脚磨出了血泡,但为了养老孝老的心愿和事业,她始终没有退缩。
在杨友玲的努力和坚持下,公寓逐渐有了起色。随着入住老人的增多,杨友玲深感责任重大,于是辞去了原来单位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养老事业中。丈夫也放下了经营十几年的企业,一心一意地帮助打理。就在老年公寓逐渐平稳下来,2005年春天,杨友玲接到了一个通知,可把她惊出了一身冷汗。
照顾老人,除了细心、贴心,最难的一点,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入住老人病情和类型复杂,有的老人神志不清,喜怒无常,杨友玲没少受委屈。挨打挨骂,也是常有的事。
为了更好地与老人沟通,杨友玲于2006年学习心理学,并取得了国家二级咨询师资格。为了更科学地护理好老人,她还鼓励丈夫报考了曲阜市中医药学校函授班,学习中医和护理知识。
多年来,杨友玲以院为家,和老人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屋檐下。为让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杨友玲经过反复实践摸索,形成了一整套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老人食谱。十几年来,杨友玲和丈夫亲自为老人洗澡、理发,剃胡须。每个新入住老人都建立健康档案,和亲属共同制定好最佳护理方案,再手把手教给护理人员,直到老人安全渡过入住适应期。
多年来,杨友玲心中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让老人活得更幸福?除了照顾好老人的饮食起居,还有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让老年人活得更有尊严。
十几年来,面对弥留之际的老人,杨友玲精心照料,尽量不留遗憾,陆续送走了上千位老人。每一位老人的离去,都让她内心不舍。每一位老人离开时,走的很安详,这是杨友玲最感欣慰的事。
2016年,杨友玲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2020年,杨友玲被授予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近年来, 为回报社会,杨友玲参加了最美家庭宣讲、母亲素质提升工程演讲、关爱失独家庭等活动,走进乡镇、机关,传播孝文化和社会正能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虽然近黄昏,夕阳无限好。夕阳红老年公寓,虽然设施不豪华,却有着浓浓的亲情,更像是一个和谐相处的温暖的大家庭。与老人们相处陪伴的时光,在杨友玲心里,是一段真实可感的日子,也是一段弥足珍贵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