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市用活、用足、用好移民后扶政策,变撒胡椒粉式的“输血”帮扶为集中资金“造血”致富,在库区移民村实施以“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为内容的“三美融合”工程,推进库区移民村走上了振兴之路。

在铺集镇河北村,柏油路取代了泥水路的大街小巷宽敞整洁,道路两旁绿意盎然,170万元移民资金换来了村庄从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到宜居环境的华丽蝶变。

在由垃圾场改造而成的村庄文化活动中心,村民单芳云和姐妹们成了这里的“常客”,这个昔日围着锅台转的农家妇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数落着精神富、腰包鼓的小康新生活。
单芳云所说的“绿色银行”,就是村前投资300万元建设的8个一字排开的大棚农业园,自打建了这个农业园,这里也是村民上班的“农业车间”。南果北引的火龙果已进入收获期,果实挂满枝头,香气袭人,亩产达到5000多斤,每亩收益在三、四万元左右。在农业园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王致森每个月都有2000多块钱的打零工收入,成了不离家、不离土、月月有收入的“上班族”中的一员。



目前,我市纳入后期扶持的水库移民共有16163人,分布在10个镇、街道的102个村庄。近年来,我市围绕美丽环境、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打造,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和生产方式,为村庄振兴开好方子,找准了路子。

眼下,在高家庄村贫瘠的丘陵地上,千亩薄壳核桃、引水灌溉、风能高设施果蔬大棚等一个个精准项目在这里开花结果,产业扶持增强了村庄自身造血能力,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共荣共生,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截至今年,胶州市共投入项目资金9200万元,建设各类项目170多个,通过资金直补、项目扶持,促进了移民村人居环境改善,扶出了村庄新面貌,扶出了移民新生活。


来源:胶州广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