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五常市常星米业公司的工作人员闫先生告诉半岛记者,大米中疑似掺杂塑料颗粒的报道发出后,常星米业立即对各个生产环节展开调查,同时,五常大米协会也第一时间前往工厂检查,均未发现问题。随后,厂方又将发现疑似塑料颗粒大米的同批次其他产品送检,结果均符合标准。“肯定不是我们的问题,恶搞之人手段极其愚蠢。”闫先生说。
28日下午,五常市常星米业公司的工作人员闫先生带着疑似掺杂塑料颗粒的同批次大米的检测报告找到半岛记者。“我们将同批次5Kg和10Kg的大米都送到胶州当地的第三方食品检测机构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都是合格的,符合标准的。”闫先生告诉记者,发现问题的那袋大米里的塑料颗粒非常高端,一顿一万多,“那种东西又不压秤,我们卖的是重量。”说着,闫先生将同批次大米的检测报告拿了出来。记者注意到,在检测报告杂质(总量)一栏,检测结果为0.21小于0.25,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其他检测项目也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采访中闫先生表示,他们的生产线为全封闭,并且还有专门的红外成像仪器的检测和剔除环节,目的就是排除米类恶杂。随后,闫先生给记者拿出来了一份《恶杂剔除报告》,根据实验数据,该原理对透明塑料的剔除率为99.99%。“种种现象表明,我们是被心怀不轨之人恶搞了,我们希望通过你们媒体还我们一个公道。”闫先生说。
记者电话联系了五常市五常大米协会会长常委,常会长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后,协会联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立即来到常星米业公司,对其整个生产和包装等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同时,协会也开展自查行动,并对五常市的328家米企进行抽查,也未发现此类问题。“之前媒体报道出的大米中掺杂着塑料颗粒,我们五常市没有塑料厂,那种东西在我们这买也买不到。”常会长表示,该事件极有可能是有小人将混有塑料颗粒的大米用他们的包装装好后混进运输和销售环节。
胶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在得知此事后立即介入调查,并启动相关程序将案件移交给综合执法部门。记者了解到,目前案件已经移交,综合执法部门将做进一步调查取证,如果事实充分证据确凿,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条文对涉事粮油店进行相关处罚。
来源: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伟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