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高质量发展看淄川”媒体采访团来到淄川区寨里镇。寨里镇位于淄川区东部,面积119.7平方公里,人口5.8万,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示范镇、市级产业强镇。北园府、欣泽顺等一批获得国家、省、市知名农产品称号的富硒产业品牌日渐声隆,初步形成了政府有支持、品牌有影响、产品质量有保证、带农惠农成效明显的特色产业。近年来,通过打造“富硒+”多业态融合,形成串点连线、连线扩面的综合发展模式,富硒产业基本覆盖全域。
在莪庄村的欣泽顺富硒康养产业园现代化大棚内,一排排木瓜树、香蕉树长势喜人,“南果北种”的成功实践,为淄博市民的观光旅游采摘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记者了解到,山东欣泽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富硒康养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600万元,建设地点位于寨里镇莪庄村,占地面积1600亩,其中种养殖用地1590亩,附属设施用地10亩。项目分为特色种植区(700亩)、养殖垂钓区(60亩)、休闲养生区(690亩)、配套服务区(10亩)。规划建设周期3年。2019年投资6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蔬菜大棚10座,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等。
项目建设立足于淄川区“北方硒都,长寿淄川”的农业发展定位,充分挖掘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硒资源综合开发特色农产品系列及新型业态。“我们这个项目的实施,将为市场提供品质上乘、健康营养的特色功能农产品,将本地富硒资源与健康产业有机结合,对促进地方富硒康养产业发展、推动特色农业升级具有积极作用。”山东欣泽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传义介绍说。
随后,采访团来到淄博市北园府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6年,主要经营蓼坞小米。2013年,公司建成淄川天然富硒小米标准化基地1000亩,2019年完成小米绿色食品认证面积2000亩。公司采用“基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产业振兴双丰收。
“我们从种植环节入手、从源头抓起,把过去松散粗放的种植模式统一到标准化生产上来,让种植户加入合作社,合作社组织骨干社员、种植大户进行生产规程培训,完全按绿色食品规程从事生产。”北园府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波介绍说,合作社从种子选育、地块选择、种植户培训开始,到产品收获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加工环节。公司收到合作社的产品后,按SC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加工的每批次产品都经过认真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整个过程历经十一个环节,把小米的品质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不仅如此,公司主导研发产品17个,有6个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个获国家专利局授权,11个产品填补市场空白,一个获“淄博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与山东大学合作的小米硒片已初见成效,攻克了小米粗纤维分离技术难点,此工艺走在全国同行前列;月子米研发获得重大突破,从谷子育种到产品配方形成了独有的核心技术;谷胚芽米粉中试产品营养成分是原粮的七倍。
“蓼坞小米”从一个乡村特产,发展到今天的省级知名品牌、国家地标产品,走上了北京上海大城市人的餐桌,见证了公司打造品牌的发展之路。今后,保护品牌、打造品牌仍然任重道远。”孙波说,依托淄博淄川蓼坞小米专业合作社,公司将在中心种植区完成1000亩生态标准小米种植基地建设;16村连片改良土壤3000亩,使蓼坞小米种植区全部达到绿色食品以上种植标准;在种植区域内全面落实“三选两检一标准五统一”质量管理体系。
(闫盛霆 杨道迎 祝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