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济宁市城区古运河北岸,太白路中段的旧城墙上坐落一处酒楼,相传当年李白曾在此宴饮,后人为了敬重李白,将此酒楼更名为“太白楼”。
行走于三尺八丈高的城墙之上,古运河北岸风景尽收眼底,太白路中段以砖石铺地,路南是一片仿古建筑的商业街,左右还可看到当地的高楼大厦,车辆川流不息。倘若李白望见今日之景,定会吟出那句“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名句。
一千多年以前的济宁虽与今天不同,但也一定是独具魅力的。李白一生漂泊不定,足迹踏遍全国的大好河山,行至山东任城(今济宁任城区),竟在此住了二十余年,写下了53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济宁秀丽的山水和淳朴的民风,更让李白产生了“我家寄东鲁”的眷恋情怀。
太白楼的前身为唐朝酒楼,原始酒楼坐落于古任城东门里,李白同家人迁居任城时,就住在酒楼前,酒楼因李白“常在酒楼日与同志荒宴”而得名。李白常于太白楼上饮酒赋诗、会朋别友,在此“仰天大笑出门去”,曾得到唐玄宗皇帝征召,赐金放还后又归于此。
今天的太白楼是1952年在原址上重建的。面宽7间,东西长80米,南北进深13米,高15米,楼体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青砖灰瓦,朱栏游廊环绕,占地4000多千方米。二层檐下高悬一楷书匾额,上书“太白楼”三字。四周院内,松柏掩映,花木扶疏,方砖铺地,花墙环绕,台阶曲折,古朴典雅。游廊和院内有《李白任城厅壁记》、唐代以来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碑碣60余块李太白的众多著名诗词,还有罕见的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楼上正厅北壁上方镶有明代人所书“诗酒英豪”四个大字石刻,字体丰硕,道劲豪放;下嵌着李白、杜甫、贺知章全身阴线镌刻的“三公画像石”,李白居中,杜甫在左,贺知章在右,线条流畅,体态浪漫,风流典雅。厅内有李白生平介绍以及诗歌展示,讲述了李白以酒扬诗魂,漫游齐鲁的事迹。
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或许李白就在此同友人畅饮,在此写下“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太白楼吸引无数英才豪杰登临,在此留下很多珍贵的文墨宝藏。
现在的济宁城区,有关李白文化的人文情愫可谓无处不在,太白茶馆、太白酒楼、太白金店、太白楼路、太白湖、青莲路、诗仙路等等……体现李白文化元素的街道、商铺、酒肆都从不同角度演绎着济宁人民对李白的厚爱,使得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更加意蕴悠长。再次站在太白楼上俯瞰整个仿古建筑群,口中默默吟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心中惊叹于与千年前的诗人李白能有如此深刻的共鸣,这座古楼也被赋予了更含蓄深远的意义。
唐诗是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记忆,这些千年以前的诗人留下来的美好情感,到今天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人李白已经不在了,但是他走过的土地还在,看过的济宁州还在,纸香墨飞辞赋满江的大好河山还在。
(文:颛孙佳佳 视频:王珂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