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不破楼兰终不还——淄博市人大常委会躬身入局担当作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0
分享至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淄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认真贯彻市委工作要求,牢牢把脱贫攻坚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躬身入局、担当作为,谱写了脱贫攻坚工作新篇章。10月17日,在淄博市召开的社会扶贫工作会议上,淄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作了交流发言。

整合力量  尽锐出战

淄博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联系挂包博山区源泉镇、桓台县田庄镇、高青县高城镇、沂源县南麻街道、张家坡镇、大张庄镇6个镇办及有关村居,常委会成立了6个脱贫攻坚工作专班,由党组书记、副书记、党组成员分别挂包,常委会机关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选派3名科级骨干和前期派出的第一书记、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一起,吃住在镇(街道)、工作在村、长期驻扎,“一对一”精准帮扶。各工作专班牢固树立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工作理念,建立激励机制,人大机关所联系挂包镇(街道)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市督查考核中走在前列。9月,高城镇在高青县督查考核中排名第一。

创新方式  形成合力

脱贫攻坚工作专班坚持“同步参与、协调指导、上通下达、解决问题”十六字工作方针。同步参与,即工作专班不另起炉灶,同步参与联系指导重点镇的脱贫攻坚工作,与当地扶贫干部一起到村入户,推动扶贫项目落地见效,推动扶贫政策到户到人。驻源泉镇工作专班先后走访28个村,入户1160余户,提出综合性建议45个,提出具体整改问题850多个。协调指导,即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行业部门,倾力支持重点镇脱贫攻坚,指导重点镇实施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重点工程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驻张家坡镇工作专班制定《走访贫困户工作方案》,设计多种表格,做到协调指导精准化。驻高城镇工作专班摸排危房241处,督促及时修缮整改。上通下达,即工作专班及时将发现的问题通报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将上级扶贫政策、工作要求传达给基层,上下联动、步调一致。驻源泉镇工作专班积极协调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门诊慢性病”办理难问题,组织集中排查、鉴定、办理“门诊慢性病”68人。解决问题,即工作专班坚持问题导向,帮助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对第一书记挂包的南麻街道赵家庄村,筹资修建了600米的生产生活路、5600米的抗旱管道;协调争取资金45万建设小型水利项目,预计年底竣工;帮助申请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经费50万元,改善村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5月,市人大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捐款44800元,支持91个贫困户建设“庭院爱心小路”;市派临淄区市人大机关“四进”工作组捐款1700元,用于联系的西老村贫困户建设“庭院爱心小路”,畅通了脱贫攻坚“最后一米”。

加强调度  狠抓落实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定期研究措施,实行每月一随访、每月一调度,党组成员、责任部门、责任人、派驻干部和当地干部群众五指并拢抓脱贫。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先后召开5次党组扩大会议,围绕“精准、实效、长效”研究具体措施,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党组书记为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号召全市三级人大机关和五级人大代表积极行动,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党组挂包人员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每月1次到重点镇开展一次随访,督导工作专班工作开展情况,发现短板弱项,把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基层。同时,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工作专班向党组逐一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和打算,传达学习省市脱贫攻坚相关工作要求,党组点评专班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扶贫办印发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做法。

掷地有声  成效初显

“五通十有”全部落地。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联系挂包的6个镇(街道)“五通十有”全部达标。张家坡镇所有村集体收入由原来3万元提高到5万元。

扶贫政策全部落实。源泉镇先后3次召开脱贫攻坚现场会,督导扶贫政策落实。张家坡镇建立小微扶贫站点35个,带动100余名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余元。南麻街道赵家庄村低保兜底扩面,脱贫享受政策61户99人。

扶贫项目全部发挥效益。田庄镇宗王村依托村里小学旧址,新建一家印刷企业。张家坡镇2020年全镇10个扶贫产业项目共收益40余万元,分配向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等贫困户倾斜,优先兜底保障。南麻街道赵家庄村实施(光伏发电)、东益果蔬2个扶贫项目,每年收取收益用于分红,覆盖所有脱贫享受政策户。

“两不愁三保障”全部到位。高城镇办理慢性病425人,新增低保74户94人,帮助申报办理残疾证81人。张家坡镇对全镇15个村71户贫困户自来水完成维修改造。南麻街道赵家庄村贫困户61户99人全部享受健康医疗政策,危房改造17户,户户通自来水。

创新扶贫效果明显。高城镇工作专班的“叠加帮扶工作机制”,包括“三公开”(考核标准、过程、结果)、“抓两头促中间”“听我讲脱贫故事”等内容,以先进带后进。源泉镇开展“五个一”(每周入户走访一次、每两周打扫一次卫生、每季度帮助购买一次生活物资、每年共度一个传统节日、每户落实一条增收措施)党员结对帮扶活动,有998名党员、志愿者与1604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张家坡镇在全县率先全部完成贫困户道路改造446户,吊顶110户,粉刷100户。南麻街道全力推进“家庭洁美”工程,通过“队伍保障+正向激励”,实现所有贫困户家庭洁美。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今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持之以恒、善始善终,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措施、更过硬的作风,凝聚力量、倾心帮扶,助力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为全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人大力量。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 通讯员 刘龙飞  巨荣俊  刘衍钊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重返曼联?恭喜穆里尼奥!新老板介入,罗马后悔,英超争4乱了

重返曼联?恭喜穆里尼奥!新老板介入,罗马后悔,英超争4乱了

球文速递
2023-12-11 11:31:43
知名女星宣布:结束9年婚姻!

知名女星宣布:结束9年婚姻!

新晚报
2023-12-10 21:32:35
小三被脱光后裸露上身,捂着“玉峰”低头抽泣,原配将其剪发示众

小三被脱光后裸露上身,捂着“玉峰”低头抽泣,原配将其剪发示众

冯律讲法
2023-08-14 19:05:03
四川女子送7岁苏晓健上学,黑熊一路跟随,最终被3只黑熊分食

四川女子送7岁苏晓健上学,黑熊一路跟随,最终被3只黑熊分食

史说历史
2023-12-10 15:45:15
美国地下首富:坚决不上市,年营收已经超越了当今的“世界首富”

美国地下首富:坚决不上市,年营收已经超越了当今的“世界首富”

柳先说
2023-12-11 12:39:28
王志文携儿子现身惹争议!他断崖式衰老像爷爷,儿子五官精致随妈

王志文携儿子现身惹争议!他断崖式衰老像爷爷,儿子五官精致随妈

顶牌故事会
2023-12-11 11:16:00
明天“开胃”冷空气到货,“主菜”周末登场;上海与入冬还隔了一个20℃!

明天“开胃”冷空气到货,“主菜”周末登场;上海与入冬还隔了一个20℃!

新民晚报
2023-12-11 22:13:15
解清帅看到父母的这张照片,崩溃到给父母下跪。账号细节让人泪奔

解清帅看到父母的这张照片,崩溃到给父母下跪。账号细节让人泪奔

跟着这节奏
2023-12-10 21:17:00
邓紫棋演唱会翻车!穿婚纱如走光,现场摔倒、痛哭,状况不断

邓紫棋演唱会翻车!穿婚纱如走光,现场摔倒、痛哭,状况不断

我娱乐有约
2023-12-09 18:00:51
广东发 3 亿元消费券:每轮最高 500 元优惠,现已开启报名

广东发 3 亿元消费券:每轮最高 500 元优惠,现已开启报名

IT之家
2023-12-11 19:03:14
美国牛肉8元一斤,为何国人都不买,宁愿买40一斤的国产牛肉?

美国牛肉8元一斤,为何国人都不买,宁愿买40一斤的国产牛肉?

白浅娱乐聊
2023-12-10 00:56:38
广东男篮战胜天津,乔帅钦点广东一人,能力太强了。

广东男篮战胜天津,乔帅钦点广东一人,能力太强了。

球迷驾到
2023-12-11 22:01:04
中国十大灵异案件之首,重庆红衣男孩事件,难道是巫术作祟?

中国十大灵异案件之首,重庆红衣男孩事件,难道是巫术作祟?

蓝海1
2023-06-21 23:40:56
中国铁拳的威力,缅北结局已定,果敢四大家族一个也跑不了!

中国铁拳的威力,缅北结局已定,果敢四大家族一个也跑不了!

胖福的小木屋
2023-12-10 23:41:53
黄景瑜罗云熙也是gay?

黄景瑜罗云熙也是gay?

微博那些事儿
2023-10-19 22:30:01
杨丞琳说“河南人爱骗人”,我们采访了一些河南人

杨丞琳说“河南人爱骗人”,我们采访了一些河南人

新民周刊
2023-12-11 16:51:43
快讯!英国国防部就乌克兰冲突发表了重磅声明

快讯!英国国防部就乌克兰冲突发表了重磅声明

果妈聊军事
2023-12-11 11:32:16
台岛2024选战最新消息,候选人抽签出炉,台媒惊呼:大陆有大动作

台岛2024选战最新消息,候选人抽签出炉,台媒惊呼:大陆有大动作

DS北风
2023-12-11 17:17:23
大反转?武大教授被举报后续:男方自爆猛料,黄女士恐自身难保!

大反转?武大教授被举报后续:男方自爆猛料,黄女士恐自身难保!

鋭娱之乐
2023-12-09 16:45:18
警惕!已有人被骗60万元,亲自赶往上海后惊呆:投资的机器不见了,公司人去楼空...

警惕!已有人被骗60万元,亲自赶往上海后惊呆:投资的机器不见了,公司人去楼空...

上观新闻
2023-12-11 20:25:37
2023-12-12 00:40:49

头条要闻

又一省部级高官被查 45岁时已成为省委常委

头条要闻

又一省部级高官被查 45岁时已成为省委常委

财经要闻

十问民营经济

体育要闻

里夫斯:湖人习惯了夺冠 希望我们本赛季能举起真正的总冠军旗帜

娱乐要闻

陈晓陈妍希疑似婚变冷战 小细节被扒出

科技要闻

长城问界吉利公开"群怼"懂车帝 发生了什么?

汽车要闻

标配空悬+后轮转向 异类MPV小鹏X9行不行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家居要闻

自由的形态艺术,个性演绎夜幕华尔兹

手机要闻

iPhone降价后就销量霸榜,苹果问题出在哪了?

旅游要闻

紫禁城的初雪:极目远望,与天一色

教育要闻

TTS新传冲刺押题专栏:如何理解新闻生产从专业化到社会化?

公开课

中山二院宋院士儿子发顶级论文,秒杀99%同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