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10月15日讯 操作间练技能,赛场上显身手。近日,历时两天的淄川区第十届职业技能竞赛落下帷幕。此次比赛由淄川区委组织部、人社、总工会、工信、融媒体五部门联合主办,人社部门负责组织,共设置电工、焊工、汽车维修工、美容师4个项目,报名参赛人数达344人。
“本届大赛紧密结合全区制造行业转型发展、产业升级和就业创业需求,主要设置通用性强、就业面广、成长性好的项目,得到相关行业企业和技能人员的广泛响应。”大赛竞赛委员会主任、人社局负责人介绍说。
比赛按照国家高级(三级)考核要求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60分以上(百分制)的参赛人可以按有关规定申报高级工。同时,各工种第一名选手优先申报“淄川工匠”;每个工种前三名,由组委会发放一次性奖金;前六名选手由组委会发放荣誉证书,优先参与技师和“区优秀高技能人才”的评选。
技能成就梦想。在唐骏欧铃、金尚健康美业两个赛点,选手们聚精会神,一丝不苟。据悉,很多参赛选手是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同时,挤时间、查资料、学理论、练操作,积极报名参赛,在区内带动了一场学知识、练技能、强素质的技能比拼热潮。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作为老工业基地,淄川从来不缺少“工匠基因”。截至今年,全区技能大赛已举办了十届,累计超过3000人参加多个行业的竞赛,选手们相互学习、切磋技艺,提升技能, 大赛已成为全区技能人才队伍成长和发展的优质平台。
人社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技能大赛的传导示范作用,全方位、多维度构建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为加快全区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亓涛 陈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