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淄博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淄博市淄川区召开。与会人员先后到淄川区农村供水公司岭子镇北石村、李里村运行管理现场和淄博星辰供水公司山张配水厂进行了观摩。现场会上,淄川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做了典型发言,淄川区星辰供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开展农村供水工作的经验。会上,对淄博市前期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同时安排部署了近期重点工作任务。
农村饮水安全历来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的一项重点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到扶贫攻坚工作的成效质量。经过市县两级共同努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农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得到明显提升。
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现场推进会现场。
“现在不用出门就有水喝,用水真方便!再也不用担心冬天去外面打水而滑倒了!而且水费也不高,一方水才两块一,我们老两口一个月最对才用两方水,都用不了5块钱!”当天上午,岭子镇李里村72岁的村民孙兆云见到记者时,提起现如今的农村用水赞不绝口:“而且村里的水管员按时来家里检查水管啥的,我们村民真是太省心了!”自今年5月份起,淄川区岭子镇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规范化”的建设原则,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水平。截至8月底,岭子镇6个村用水工作已步入规范化。“这几个村的常住人口共596户,每月使用自来水合计不到600方,平均每户不到1方水。我们在各村都配备了一名水管员,一个月4次巡查保养、2次抄水表,水管员发现问题立即上报,我们进行及时处理,为群众的用水安全和规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淄川区农村饮用水服务中心主任张伟介绍说。
用上自来水的岭子镇李里村72岁的村民孙兆云喜不自禁。
据悉,按照《关于印发淄博市农村饮水安全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开展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保障自查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以来,淄博市累计排查村庄3208个,贫困户入户调查56963户。截至6月底,各相关区县均完成了台账内饮水安全问题的整改工作。2020年度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涉及淄川区,抗旱饮水工程涉及淄川区和博山区。淄川区2020年度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规划投资1099万元,涉及5个镇10个村(包括1个贫困村)。淄川区抗旱饮水工程规划总投资1071万元,涉及5个镇16个村(包括3个贫困村)。博山区抗旱工程规划投资775万元,涉及8个镇44个村(包括13个贫困村)。目前,相关区县已完成工程建设任务。按照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统一部署要求,4月底前,千人以下集中供水工程全面定价;6月底前,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收费处数占其工程总处数要达到95%以上,水费收缴率达到90%以上;2020年底前,所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收费处数占其工程总处数要达到95%以上,水费收缴率达到90%以上。目前,全市936处集中供水工程,已全部定价,水费收缴率达到阶段性工作目标。
工作人员正在查验水表。
“按照淄博市《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2020年年底,以区县为单位组建农村供水公司。截至目前,淄博市共组建农村供水公司17家。”采访中,淄博市水利局城乡供水科科长王黎明介绍说, 淄博市已完成11个区县、58个乡镇、110个村庄的枯水期水质抽检工作,各区县积极推进本区域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检测工作,水质检测覆盖面和水质合格率较往年大幅度提高。
在淄博星辰供水公司山张配水厂,这里坐落着该公司的中心化验室,负责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的定期检测工作,目前已具备了国家42项水质指标的检测能力。据悉,为确保广大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淄博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聚焦聚力农村饮水安全的难点堵点和薄弱环节,统筹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系统完善饮水安全管护机制。
淄博星辰供水公司山张配水厂内坐落着该公司的中心化验室,图为工作人员正在检测中。
近年来,淄博市累计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3.89亿元,先后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省级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等重大工程,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实现稳步提升。通过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工作,重点关注并解决硝酸盐、总硬度超标等本地多发、易发水质问题,农村供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在确保47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达到了农村饮水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对饮水安全的具体指标规定,严格落实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政策,全面稳定解决了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为全市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马龙 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