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拉开了全市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幕。东营区地处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既是贯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也是连接内外循环的桥梁纽带。我们将拓宽开放视野、放大谋事坐标,主动融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在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打造沿黄沿海对外开放新高地中交出东营区‘高分答卷’。”日前,东营区委书记成秋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重任在肩,使命如磐。成秋林说,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东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东营区作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备受激励鞭策、倍感责任重大。东营区将举全区之力支持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细化、实化、具体化各项政策措施,推动高新区在标准地、亩均效益、跨境电商等改革上先行先试,补齐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各项短板,力争年内通过科技部专家现场验收。围绕打造油地校深度融合试验区,加快油田钻井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胜利泵业高新采油装备制造基地等项目建设,吸引更多油田科研机构入驻,承接更多油田改制企业“退城入园”。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并联东营科教园区、油城创新走廊,强化东营产业技术研究院、科创小镇等承载能力,完善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化等一体化创新创业链条。围绕提高空间利用率和单位产出率,抓好胜利科创园二期、中城投创智天地产业园等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加快北高村拆迁地块招商开发,实现腾笼换鸟、筑巢引凤。
“扩大对外开放,产业是根本支撑。”成秋林介绍,东营区将主动融入全省“链长制”布局,面向济南、青岛自贸区谋划产业分工,强化京津冀、长三角产业协同,加快引入一批“链主”企业,实施48个新开工项目“百日会战”,推进2021年第一批78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培育高质量产业集群。推动高端制造向“石油装备+工程+油服”一体化发展、向“海工+军工+环保+农机”等多元化延伸,支持威飞海洋与中海油共建国家级水下生产系统实验室和海洋装备产业园,推动企业在国内大循环中开拓市场。扎实推进“双百工程”,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引导企业利用5G、大数据等进行生产经营全流程改造,推动腾讯云工业互联网、猪八戒网石油石化产业服务基地等项目落地,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步伐。谋划建设现代物流园区,支持易瑞、瑞机扩大跨境电商业务,发挥龙工场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撑作用,加快推动京东物流(东营)中转仓项目落地,打造沿黄领域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资本市场不活跃,是制约我区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短板。”成秋林告诉记者,今天的短板弱项,就是明天的成长空间。东营区将充分发挥政府基金杠杆作用,建立与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等创投资本定期对接通道,对重点上市企业在项目审批、创新平台申请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鼓励企业拿出优质资产与央企、国企和外企合资合作,多措并举繁茂金融生态之林。
行稳方能致远。成秋林表示,东营区将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等目标要求,查缺补漏、强化措施、全力冲刺,确保四季度全面对账、“十三五”圆满收官。坚持以规划引领开放航标,积极对接上位规划,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统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布局,为未来发展擘画好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