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城市的标志,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座城市的底蕴。而一座公园,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承载着这个城市的一段历史。淄博人民公园,这座在繁华闹市中的公园,就像一面镜子,折射了这个城市的世间百态,拥有60余年历史的它,作为一个物质兼精神载体,保留了一代又一代市民的美好回忆,也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淄博人民公园经过5个多月的提升改造,于10月5日盛大开园,以崭新的面貌与市民见面,成为节日期间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由于是开放式公园,公园管理方无法统计入园人数。但人民公园的火爆程度是有目共睹的。在儿童乐园区域,记者看到至少数百家长和孩子在此享受亲子时光,许多孩子排队等待秋千等娱乐项目。
淄博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玉告诉记者,淄博人民公园始建于1960年,是淄博市最早的公园之一,汇聚了几代人的心血,从老中青三代人都对它有浓厚的感情,寄托了回忆,“尽管它的面积和设施无法和新建公园比,但许多人就是喜欢来人民公园逛逛”。
目前,公园占地面积22.6万平方米,其中湖区面积3.6万平方米,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园内栽植各种植物179种,大乔木6000余株。人民公园于2002年进行过一次提升改造,2020年,按照淄博市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市委市政府决定再次对人民公园进行提升改造。这次改造历时5个多月,投资6500多万元,改造过程也备受市民的关注。
据了解,本次改造以“一心、双环、十二景”为主要景观结构——“一心”是指通过生态化改造,打造公园山、水、林、草的生态核心;“双环”是指围绕生态景观核心的游览环线、沿公园健身绿道的绿色康养环;“十二景”包括城市之光、山亭晚照、四面荷风、丛林飞瀑、琼岛春荫、山水入画、知鱼之乐、落花溪、牡丹园、月季园、玉兰园、梅园。
记者看到,园内新增了健身器材、休闲座椅、手机充电站、避雨亭廊、自动售卖机等公共服务设施。改造后的人民公园既设有湖区栈道、亭台水榭等亲近自然、体验生态的景观设施,也设有健身环路、游泳基地、无动力运动场、太极运动场、空竹文化广场等各类体育健身场地。尤其是无动力运动场让人耳目一心,这是淄博市第一个无动力运动场。“无动力运动场可以满足年轻人轮滑、滑板等运动需要。”王玉说。
此外结合淄博悠久的文化底蕴,公园新建历史浮雕墙、城市书房、垃圾分类体验馆、人民公园戏台等文化设施,让游人在欣赏生态美景的同时,感受淄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文化内涵。在公园西侧,记者看到一座正在施工的建筑,王玉介绍说,这个建筑名为齐韵阁,建成后高22米,将是古典风格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建筑。此外,游泳场所也在施工改造中。“我们秉承服务群众与质量并重的理念,一边开放一边高质量完成施工,不能为了进度影响质量。同时,欢迎市民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促进公园建设的更美。”王玉说。
带着孩子在公园里游玩的市民刘琦告诉记者:“以前人民公园的设施太过老旧了,大家都到新的公园去了。人民公园改造以来,我们都期盼着尽快开放。我们对改造效果还是很满意的,增加了许多新的设施,老公园有了新活力。”
改造后的淄博人民公园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显现,将成为淄博市一道亮丽的“城市生态金名片”。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潘赞名 通讯员 杨东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