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滨州,为什么排斥年轻人?
今天看到这则新闻,温州面向高校毕业生发放现金补贴。
温州市政府推出“510计划”,力争用1年左右时间,新招12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今年9月至明年9月30日期间,温州将为来温州就业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住房、社保、路费等“一条龙”补贴实惠。其中,毕业5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首次来温州企业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能分别领到总额7.2万元、3.6万元、1.8万元、1.08万元的就业补贴。
广东也为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补贴,而且是面向全省。
引导毕业生到小微企业、乡镇基层、欠发达地区就业。毕业2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等就业,或到乡镇(街道)、村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参加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每人补贴3000元;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就业的,每人补贴5000元。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也可享受不同程度的补贴资金。
滨州也有类似就业补贴,比如出台了“滨州市市直拟拨付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并办理就业登记的,给予企业一次性就业补贴”。
针对人才的吸引和扶植,滨州也有相关政策,比如《2020年滨州市市直和各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选调市外滨籍工作人员》:
为深入实施“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士、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程,引进更多滨籍人才参与推动“富强滨州”建设,回乡建功立业,经研究决定,开展2020年滨州市市直和各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选调市外滨籍工作人员工作。
城市用现金补贴毕业生,促进本地产业;滨州则引入在外有固定工作的公职人员回乡继续做公职。难道是为了满足部分乡亲“衣锦还乡”的“高光时刻”?想出这个主意的应该是“龙王赘婿”的铁杆粉丝。
要知道,民营经济可是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GDP、60%以上的投资、70%以上的新技术和新产品、80%以上的城镇就业。嗯,其他城市向东,滨州向西。
城市吸引年轻人的必要性
每个年轻人刚开始工作都缺钱,用现金补贴、吸引年轻人虽然简单粗暴但有效。因为每个年轻人都是个种子,后面代表一个家庭。当年轻人在某地长期工作后,就会慢慢定居,然后结婚、生子、上学,然后请父母过去看护孩子。这就不仅带来一家人的消费,还会吸引更多人就业、投资和纳税。所以吸引年轻人来并让年轻人留下来工作、定居多么重要。
1,传统意义上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未来的经济发展必然与人口老龄化相伴而行。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2019年就提出,“我国劳动力人口从2013年开始减少,一直持续到现在,每年大概减少300多万。人口峰值前年已经到了,中国人口的负增长去年已经发生了。”
2,国际上,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计,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我们将从人口老龄化社会进入到老龄社会。
山东是全国老年人口第一大省。截至2016年底,滨州老龄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21.15%,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高于全省(15.77%)和全国平均水平(16.7%)。
3,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缓慢下降,少儿人口比例持续回升。不仅使得劳动力供给资源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让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所以从2017年开始,各个大城市开始抢年轻人,抢高校毕业生。
为了吸引产业人才、吸引高校毕业生在本地工作,山东陆续出台人才改革22条,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20条等政策,还实施了《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但是很可惜,滨州并不是以吸纳产业人才、高科技人才为目的,比如上面《2020年滨州市市直和各县市区机关事业单位选调市外滨籍工作人员》。真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啊。
4、人口资源的存量竞争让社会进入零和博弈。某地留住一个年轻人,其他地方就会减少一个家庭。所以城市营商环境、思维观念、城市管理水平等软实力会格外重要。
是把人当做财富,还是当做负担呢?比较下来,昭然若揭。其实,这种观念短期很难扭转的,,因为已深入骨髓。不消说众所周知外部变化,就是中央各项指导、山东省各种政策、惠新安等省内有想法干部的公开万言论均无法改变和触动。
5、这就导致年轻人用脚选择走出去,就会出现人口外流。如果一个地方有大量的人口流入,说明这个地方有良好的产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那么这也反映出一个地区经济的好坏和经济发展的前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6、这场人口争夺战不仅体现在省际,省内也是,毕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主管部门一定会首先选择扶植龙头城市。山东省内来说是济南和青岛。
泽平宏观分析——
到2030年1.7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从城市和都市圈来看,2030年中国有望形成10个以上(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成都、南京、东莞等)1000万级城市和12个以上(上海、北京、广佛肇、深莞惠、郑州、成都、杭州、苏锡常、青岛、重庆、武汉、南京等)2000万级大都市圈。
不想与时俱进,只会面临被动改变
只有切肤之痛才能改变。因为观念不变,既得利益者对任何变化都会阴奉阳违。
建议,事业单位的老乡建议认真研读中央5月发布的这则文件:《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例如这一段...
深化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提高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严格监管自然垄断环节,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市场化,切实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竞争性环节电价,提高电力交易市场化程度。推进油气管网对市场主体公平开放,适时放开天然气气源和销售价格,健全竞争性油气流通市场。深化铁路行业改革,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实现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完善烟草专卖专营体制,构建适度竞争新机制。
“内卷化”的竞争从人开始,人才更是企事业单位混改的重要元素。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被推向社会后才能保持竞争力。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29206全国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
- 221599李希在全国巡视工作会议暨二十届中央第
- 39248蚂蚁集团回应外派员工涉嫌强奸被查:已
- 46758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对象公布
- 55866 俄宣布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中
- 65729三国来访,不一般!
- 75503马英九拜谒南京中山陵 题写“和平奋斗
- 85132习近平同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