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县
是国家命名的“唢呐之乡”“戏曲之乡”
在这里
不止能满足你喝茶、听戏的需求
还可以让你一睹鲁西南方笙乐器的制作全程
鲁西南方笙
是唢呐、戏曲的基本伴奏乐器
据记载
单县14簧方笙
距今已有120年的历史
其制作技艺之所以历经百年不衰
主要在于精湛的制作技艺
下面一起来看看鲁西南方笙的制作
选取优质的福建紫竹做笙苗
这种竹子比较直
结构严密、质地坚硬、粗细适中、发音清脆
在选苗过程中
要仔细检查主体
包括竹子的平整度
如果有过度弯曲和开裂发霉的情况则不能使用
以免影响笙苗的质量
在选好的竹子上
根据加工的笙苗长短做好标记
用锯条截取成整齐的竹苗
截苗时要多预留一些长度
在烤苗完成后再进行精确截取
通过烘烤竹子中的水分得到充分散发
制作出的笙苗就能够适应四季的气温变化
烤苗完成后用锉把断面修整平滑
用铁刷把笙苗内部的杂质清理干净
以防影响到笙的发音效果
接下就可以来做笙脚了
笙脚一般有一小段硬木或檀木车制而成,车出完整笙脚后,用砂纸对笙脚打磨,再把笙脚套入笙苗孔中进行调试,直到安装合适。笙苗和笙脚粘好后安装在笙斗上进行拼缝,然后用老漆油漆一遍,油漆干后在笙脚下半部分镂空处挖出凹槽安装簧片。簧片要选用密度大弹性好的响铜,用专业工具把铜片嗑出缝隙,俗称戗簧,簧舌和簧缝之间应光洁无毛刺,以免影响发音。
簧片做好调音完成后用簧蜡固定在笙脚的笙槽上,用五花石和紫铜一起研磨的石粉抹到簧片上,晾干后就可以在笙苗上开音窗进行调试,这样笙的制作工序就完成了。最后根据客户需要再做好的笙上安装一些铜管作为声吹奏的扩音器。
单县张集镇杨氏族人素懂音律,善长民间管乐,演奏笙、笛、唢呐。杨兴存之子杨玉仁除会演奏外又擅做鲁西南14簧方笙,所做之笙,样式美观,其音洪亮清晰,在当地以及周边县区已是小有名气,并受到鼓吹乐班同行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杨玉仁又培养了其子杨德军、杨德良、侄杨德顺同做鲁西南方笙。后人杨华在原来鲁西南方笙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让鲁西南方笙的市场更加广阔。
目前,鲁西南方笙通过研究创新,外观比以前的更加精致,声音也更加清脆悦耳。常用的降E调、降B调、降A调鲁西南方笙畅销于安徽亳州、砀山、河南商丘、周口、江苏徐州、邳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