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正是寿桃采收的季节。这两天,在沂源县西里镇江家峪村千亩寿桃基地里,成熟的桃子挂满枝头,果农们采摘、装筐、搬运,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尽管雨水丰富,但是俺家的寿桃甜度没减,口感依然比其他桃子要甜,价格也还不错,这一季的桃子能挣5万多呢!”果农徐洪香高兴地说。
果农采摘寿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沂源县西里镇按照精品农业和现代产业发展思路,采取“支部领办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推动农旅融合发展,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产业项目,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走出一条新路子。
“这次是奔着采摘寿桃来的,这里的每个桃子差不多都在1斤左右。桃子确实好吃,又脆又甜,不虚此行。”9月24日,到西里镇采摘寿桃的游客吴女士告诉记者。
江家峪村的中华寿桃已种植近30年,这里地处丘陵地带,多沙土质土壤,非常适宜寿桃等果品生长。西里镇中华寿桃园被评为省级中华寿桃标准化生产基地,“西里牌”中华寿桃也被认证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省市,出口越南、缅甸等国家,享有“中华寿桃之乡”的美誉。
寿桃。
寿桃。
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西里镇人大主席刘佩田介绍说:“为方便游客进园采摘,镇上专门开展了环境整治,整修了园区道路,完善了基础设施,还建设了寿桃文化墙,园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西里镇是林果大镇,林果面积达5万亩,种植户约2.5万户,是淄博市重要的苹果、中华寿桃等生产基地。为了发挥江家峪村中华寿桃园的最大效益,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西里镇通过举办果业论坛,聘请国家林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试验站站长以及省专家顾问团林果分团成员等果树技术管理专家学者为西里镇林果产业发展顾问,通过打造示范园区全面探索推行技术全托管模式,实现群管、群防、群治,全面提升特色林果业产业层次,加快林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看着采摘下来的寿桃,果农脸上乐开了花。
“通过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今年又引进了不少南方客商,一天交易量达到20多万斤,社员们和果农再也不用为销售发愁了。”西里镇江家峪村党支部书记杜继钢表示,合作社通过对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加上种植基地标准化、统一化的生产线,以及农残快速检测、产品全过程可追溯等技术,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有效助力果农增收、果企增效。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渤海 通讯员 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