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应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树茂同志带队赴各县区就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专项调研,调研中发现各县区在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智慧应急、卡片式预案管理等方面各具亮点。
河口区:探索实施“应急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
针对应急管理标准化工作没有可借鉴的实际情况,河口区应急局成立工作专班,研究突发事件应对、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对应急管理的要求,制定了《应急管理标准化评估细则》,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机构及有资质和经验的专家,在全区范围内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63家重点监管企业,对应急机构、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应急制度等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评估检查,排查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705个,并得到有效整改。通过开展河口区应急管理标准化评估检查项目,摸清了当前全区重点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全面排查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便于今后有针对性开展好应急管理工作。
广饶县:合理布局应急避难场所
广饶县立足本地实际,合理利用现有公园、体育场、广场等,在城区设置5处县级应急避难场所,总面积80.5万平方米,并按紧急转移安置5000-7000人的标准进行了救灾物资储备,有效缓解主城区应急避难压力。进一步规范提升避难场所设置,在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的主干道、入口等明显处设置39块综合指示牌,并在场内设置了相关标识牌、引导牌,并设置应急篷宿、临时医疗救护、应急供水、应急厕所等功能区,完善基础设施。通过在应急避难场所周边指示牌上张贴应急避难、安全常识,在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公示避难场所位置和信息,以及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等活动,普及抗震防灾等应急避难知识,充分调动民众参与热情。同时,广饶县还根据城区人口、建设东移的变化,新规划广饶县义乌批发市场广场、国际博览中心两处约3万平米的应急避难场所,以满足城区群众的避难疏散需求。
利津县:创新应急预案“一卡管理“
为解决应急预案普遍存在预警和信息报告不明确、现场应急处置针对性不强、功能定位不清晰等问题,利津县创新开展应急预案卡片式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以34个县级专项应急预案为试点,按照简明、实用的原则进行了修订和流程再造,将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平时组织机构设立情况、应急响应级别和启动标准、战时应急机构、人员设置、应急职责等关键内容压缩为“一页纸”“一张图”,明确了应急处置“什么事”、“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全面提升了应急预案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水平。在总结提炼县级专项应急预案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延伸至企业,选取利津县109家重点监管企业,组织专家对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进行研判、提炼,将“一企多案”变为“一企一策”;以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基础,组织企业梳理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风险点和应急处置措施,创新应急岗位“口袋化”管理模式——应急处置卡,形成了一套“快速反应、规范操作、高效落实”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增强实战实效。
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滩区迁安救护、危化品、建筑施工等各类应急演练、安全技能比武竞赛等活动160余场次,参加人员7000余人,强化演练成果对应急预案的调整修复、改善提升作用,有效推进应急预案更趋科学规范,更加贴近实战需要。
东营开发区:整合多方力量,打造过硬应急队伍
东营开发区立足区内救援队伍整体力量,整合应急资源,着重从力量编成、人员构成、任务编组、职责分工和装备配备等方面加强建设,形成了以消防为骨干力量,以危险化学品、防汛抗旱等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街道、企事业单位专兼职人员为辅助力量的应急队伍体系。组建危险化学品应急专业抢险救援队1支,下设液氯泄漏处置组、纯苯及苯胺泄漏处置组等6个专业应急处置小组,处置组组长均由园区企业副总或安全总监担任,组员是园区企业内技术工程师或车间工作五年以上的熟练工,共计53人。
组建成立防汛抢险队7支,共860人。按照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扎实开展专项演练,指导监督辖区企业开展应急演练,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60家企业开展了演练活动,2700余人参加了演练,通过采取实战集结拉动演练,提升了应急救援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真正做到了把装备练熟,技术练精,全面提升了救援队伍专业化水平,确保随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东营港开发区:智慧园区助力应急处置
东营港开发区针对辖区内化工企业多,重大危险源和风险点多的实际,对重点企业的装置和罐区进行了三维建模,利用传感器实时获取企业罐区温度、压力、液位、有毒可燃气体报警以及生产装置DCS的动态参数和覆盖全区的25路高空瞭望、高点热成像仪以及5000余路企业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设备的监控视频,通过企业装置和罐区的立体展示,查看内部存储介质和对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为事故状态下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整合特殊作业过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企业动火作业、空间受限作业等特殊作业的全程记录和监督管控。
利用5G+视频AI技术,对园区内罐区违规入侵、违规攀爬、高危作业进行AI监管,系统自动对人员不规范作业行为进行了智能化分析并预警。指挥大厅设立的报警专线电话和36个视频报警柱,能够实现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接警。在救援过程中,利用卫星地面接收站、无人机、应急指挥车、5G+消防单兵等新技术,通过融合语音通讯平台和终端APP,构建了天地人一体化的通讯联络系统,可以实现指挥中心、现场救援人员和应急专家的远程会商联动,有效保障应急救援的高效协同。
利用实时气象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各类事故模型模拟计算出死亡、重伤、轻伤半径以及事故影响范围,为现场管制和人员疏散避难提供有效的决策辅助。利用5G和物联网技术,对区域内消防栓压力和水源地水位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消防救援保障能力。同时,指挥人员还可以利用高精度卫星影像地图进行沙盘推演,在地图上完整直观的展示指挥决策和指令,让应急救援人员全面掌握具体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