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2020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显得备受关注。
都市型、现代型农业作为当前农业物联网等新型特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功推动了现代农业产业的提档升级,也使广大农民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本以为今年的葡萄可能会因受疫情影响而出现滞销的情况,没想到却卖得这么好,50余亩葡萄收入便接近7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说。
50余亩的种植面积,近70万元的销售收入,产自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的特色有机葡萄何以在眼下这个丰收的季节“脱颖而出”,成为助力当地农民致富的“金豆子”?日前,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走访。
特色葡萄“落户”旅游度假区
2020年9月17日,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商家镇武家村,数百亩阡陌纵横的果园,向游客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这片果园是我们淄博文昌湖三十二级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的农田,今年的长势非常不错,可以说是获得了大丰收。”
合作社负责人孙军告诉记者,这一年,他们合作社首次试种植了50亩葡萄,目前已基本卖完,这些葡萄均是引进的高端优良品种,主要包括了阳光玫瑰、红珍珠和红蜜三个品种。
在孙军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种植红蜜葡萄的大棚内,数百平方米的大棚里零星挂着几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据孙军介绍说,这是特意留下自己吃的,因红蜜葡萄成熟于夏季,故又被称为夏红蜜葡萄。
淄博文昌湖三十二级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军展示其种植的红蜜葡萄,单串葡萄的重量甚至可以达到五斤左右。
“这个品种为最新选育品种,欧美杂交种,果实高抗黑痘病、霜霉病、灰霉病、碳疽病,第一年几乎不用喷药,结果后只需根据情况在早春、初花期、幼果期、采果后各喷药一次即可,是生产有机果品、绿色果品和无公害果品的最佳品种。”谈到选种和种植的问题,孙军显得十分专业。
孙军告诉记者,种植有机葡萄,肥料必选上乘,自己所用的肥料都是上等肥料,人工打理十分精细,所以产出的葡萄粒大饱满,甜度极佳,几乎每串葡萄都结满果粒,有长势好的单串葡萄的重量甚至可以达到五斤左右。
“地尽其用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孙军介绍说,自己的淄博文昌湖三十二级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3月,占地350亩,目前种植葡萄50余亩,猕猴桃260余亩,为进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田间还套种了西蓝花、土豆、萝卜等蔬菜农作物。至2020年3月,合作社又投资140余万元,新上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了水肥设施种植园区全覆盖。
销售收入远超预期
“本以为会受疫情影响,没想到能卖得这么好。”谈到这一年在种植葡萄上的收益,孙军显得格外激动,种植面积仅50余亩,收入便已接近70万元。因合作社所种植的葡萄品种好、口感好,所以价格会比普通品种也要高出许多,以红蜜葡萄为例,零售价每斤可以卖到15元钱,期间还主要是通过电商平台和入园采摘等相对单一的方式进行销售。
淄博文昌湖三十二级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军与合伙人共同将红蜜葡萄装箱。
“本以为这样的价格会影响销量,没想到消费者的购买热情竟会这么高,大部分还都是回头客,销售收入远超预期。”孙军告诉记者,受疫情及各地葡萄大规模集中上市等因素的影响,葡萄在销售市场一端出现了销量整体下滑的局面,许多地市的葡萄甚至出现滞销现象,葡萄的收购价格也因此出现大幅下降,如口感好、熟度高的巨峰葡萄日前的批发价格甚至降到了每斤两元多钱。
“我们合作社的葡萄能够有如此销量,除了产品自身口感好、绿色有机、无公害以外,还得益于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特殊的旅游发展定位。”孙军告诉记者,因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发展都市型现代型农业为主线,以规模集聚、产业转型、产品提升为途径,以发展生态高效特色农业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农林经济,使得基地成为集采摘、观光、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旅游园区,充分带动了葡萄及其他农副产品的销量。
“除此之外,政府对于我们合作社的帮扶也是最重要的一大因素。”孙军说,淄博文昌湖三十二级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作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的产业代表之一,不仅获得了资金支持,还有技术支持和物化补贴,农业部门相关领导也对果园建设十分重视,经常帮助做技术指导,时刻了解困难和需求,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也提供了很大的帮扶力度。
“不仅如此,作为本区农业技术推广点,我们的合作社在数字化果园的建设上也因此获得了很大的突破,这令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孙军说。
淄博文昌湖三十二级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军展示其种植的红蜜葡萄,单串葡萄的重量甚至可以达到五斤左右。
现代农业产业在此提档升级
“目前当地政府实行的农业相关政策对我们果农十分有利,下一步我们也准备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力争让更多消费者都能吃上我们合作社生产的高品质有机葡萄。”
孙军告诉记者,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目前正积极推动开展党组织引领创办合作社工作,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数字农业”新型农业组织体系,整村规划,重点突出葡萄、草莓等特色产业连片发展。淄博文昌湖三十二级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作为全区数字农业生产加工融合工程试点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一直在积极推进数字果园等重点项目的物联网数字化应用,重点开展集精准灌溉与施肥、机械化管理、农业物联网等项目于一体的新型特色产业,进一步总结提炼可复制、可借鉴的技术模式,推动全区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努力形成产业发展新模式。
截至目前,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44家,家庭农场29家,市级都市农业示范园区11家(其中五星级园区一家),其中2019年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3家,区域内产业特色产业也已初具规模。
同时,近年来,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致力于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实现农业园区、现代产业园的有机结合,同时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集约化配置,以此来推动农业产业组团式发展。
此外,淄博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策略,结合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的发展布局,以农旅融合为目标,紧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做好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突破,通过积极培育农业新兴产业,促进观光、休闲、教育等多功能农业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的淄博文昌湖特色板块。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姜涛 见习记者 李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