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在文旅博览会现场,市民被精美的工艺品吸引。(□卢鹏报道)
为期5天的首届中国国际文旅博览会仍在火热进行中,9月19日,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进入第三天。由于当天是周末,人流量较前两日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文旅融合综合展区、大运河文旅展区、沿黄文旅展区等11个线下展区,以及11个线上展区,特色展品、展演、项目荟萃。延续前八届山东文博会的“辉煌”,今年的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继续承担着山东文旅融合的展示“窗口”,以及全国、全球文旅企业广泛合作的交易平台的功能。
琴可以用来弹、拉,可你知道,还能“锯琴”吗?在齐河展厅前,拉钢锯的齐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翟峰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从《沂蒙山小调》到俄罗斯名曲,他都能用一把钢锯或者大刀演奏出来。“右手就靠小提琴弓子,拉过之后就靠震动,然后左手通过弯曲来改变音高。”翟峰说,“《沂蒙山小调》,在演出中最受欢迎,大家都爱听爱唱。”
让红色基因独特表达,是本届博览会上红色文旅的一大特色。临沂展区打出了“请到红色临沂看金秋”的口号,结合有“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称的竹泉村、《舌尖上的中国》煎饼篇拍摄地椿树沟村等临沂文旅品牌的展示,红色沂蒙更近人心。
今年,我省“山水圣人”中华文化枢轴的打造步伐加快,三地文旅协同变得更加紧密,博览会上也不乏“山水圣人”元素。
在泰安展区的中间,观众可以看到一座高3.2米、宽7米的泰山“微观实景”展示,给人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觉体验。
济南展区分为玩转济南、文明济南、创意济南、科创济南、传承济南、洋货济南六大展销板块,汇聚50余家企业,240多种产品。还有木鱼石、燕子石、黑陶、烙画葫芦等非遗工艺品展示。
在圣人的故乡济宁展区,40多家文旅企业及千余种文旅产品参展,这是孔子文化旅游集团成立后首次参展亮相。
漫步在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一带一路”展区,随处可见的各国特色文化产品,以及不期而遇、充满异域风情的文艺演出。在这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各种表现,已经越来越成为国与国之间相互展示文明风采的“窗口”。
本届博览会共吸引37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团参展,参展商2500余家。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国际文化体验,“一带一路”展区邀请“一带一路”沿线34个国家,集中展示中展示各国的主题文化和创意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演艺、传统工艺美术等。
“‘一带一路’展区实现了对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的借助,将多元文化引入,并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前来观展的山东泰山文化和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常德军说。
文旅博览会重磅打造的“云上展会”,丝毫不亚于11个线下展区带来的现场辐射效果,让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云”游四海。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互联网发展趋势,本次博览会充分发挥新媒体、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优势。从展会买家邀约、客户管理,到展台直播、项目宣传推介,再到预约洽谈、商务配对等多项个性化定制功能,“线上博览会展览展示平台”助推“线上文旅”形式层层递进,为观赏和体验博览会拓宽了另外一种更大更自由的维度。
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的文旅融合,既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碰撞的火花,也是人与文物之间的精妙互动,更是中国连接世界文明的精神纽带,邀八方友人共赴山东“文旅之约”。
太空厨房怎么运行?看3D影像不用再戴眼镜?……来文旅博览会找答案
当文旅遇见科技,体验更沉浸
“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更多山东景点成为游客‘打卡’地。”在旅游发展大会的开幕式上,美团副总裁陈荣凯曾这样说起未来合作方向。
“打卡”,不仅是一次行程,更是一种文化认同。山东各地立足资源、利用科技丰富游客文旅体验的探索和实践,在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上进行了很多有趣的展示。
“用这支笔写上字后,只要按这里,字就会消失不见了。”9月19日,在博览会济阳展馆,一款光能黑板吸引了很多家长。济南市民孙女士对这款方便携带的光能黑板爱不释手,“我闺女有鼻炎,对粉笔灰敏感,但还特别喜欢画画,买一块送给她,她肯定特别开心。”
“这款机器人木偶戏可以5分钟快速搭建,为大山里的孩子展示木偶戏,让他们也能体验到‘可感、可视、可操作’的机器人木偶。”在市中区展区,济南竹马文化科技传媒有限公司带来的“机器人木偶戏”正在演出,吸引了不少孩子观看。公司负责人李女士介绍,便携式装备是为了方便文化下乡而开发的,竹马文化科技是全国唯一将“非遗木偶”和现代科技融合的文化科技公司。
太空厨房怎么运行?看3D影像不用再戴眼镜?在济南展区,这些高科技体验项目特别有人气。
“在这个太空厨房里,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真空、失重、无对流’等极端苛刻的外太空环境下的饮食、饮水课题,为航天员长期太空生活提供生活保障。”九阳太阳厨房负责人王浩的介绍引来不少观众。王浩说,九阳是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参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科研任务。
“真的是立体的,不用戴眼镜也能有3D效果。”不少观众排队体验科明数码技术有限公司带来的“裸眼3D”技术。展位负责人介绍,裸眼3D利用双眼立体视觉的原理,利用视觉位移来“欺骗”视觉神经,营造出亦幻亦真的氛围。
“济南展区突出‘科创济南’的特色。目前济南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238家,综合科技创新指数全省第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是冷冰冰的技术,现代科技感越来越强的同时,不变的是‘以人为本’的内涵追求。”济南展区负责人林文娜介绍。
在各分会场,高科技带来了更多视觉享受和竞技刺激。在分会场石崮寨景区,大型山水实景光影秀《好汉山东》在博览会期间上演,依托山体光阵、高空天瀑、生态舞台等,运用高科技光影技术打造高品质实景演出。分会场济南国际文创产业街区还将举办第二届济南“文创杯”王者荣耀电子竞技争霸赛,电竞cosplay秀也将精彩上演。
全省11家赛事单位联合发出倡议——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文创设计
本报济南9月19日讯 作为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泰山设计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推介会在博览会期间进行了推介,并向全省文创设计协会、文创企业、有关高校发布了《山东文化创意设计类赛事推广转化联合倡议行动倡议书》,号召赛事联合单位促进赛事推广与成果转化的联动,促进赛事成果转化、落地投产。
“赛事要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意设计与企业需求对接、与消费需求对接,促进大赛成果落地转化,要把大赛变成一个为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设计人才服务的过程。”山东省文化创意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孙美华表示。
全省共有11家赛事单位共同参与倡议,包括“泰山设计杯”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光华龙腾奖设计大赛、“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商品创新设计大赛、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黄河杯”山东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山东省首届公共文化机构文创大赛、华东地区残疾人文创设计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新媒体艺术大赛、泉城温度济南公益广告设计大赛、“齐河杯”文创设计大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