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阳信流坡坞镇:解决湿垃圾“最后一公里”难题

2020-09-16 16:21:13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阳信流坡坞镇:解决湿垃圾“最后一公里”难题

阳信流坡坞镇:解决湿垃圾“最后一公里”难题

8月28日,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流坡坞镇王凤毫村,垃圾堆肥点生产的“肥料”全部被该村的百亩金银花基地“抢”走了。“听说堆肥成功了,我早早就开着车把肥料拉过来了,这些肥料相比起上化肥可以说是物美价廉,既能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元素,又可以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我的基地种植了120多亩金银花,这7个村的堆肥量都不够我自己用的,要是全镇73个村都实行垃圾分类就好了”。基地管理员王云涛得意地说到。

自2020年4月27日流坡坞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项目启动以来,如何处理好分类后的湿垃圾成了该项目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攻克这一难题,流坡坞镇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前往各地考察了厨余垃圾高温燃烧、一体化设备加工有机肥、生物菌处理等多种方法,经过一番讨论和实际考察对接后,发现最适合农村湿垃圾处理的方式就是堆肥还田,堆肥成功后,有机肥正好可以提供给该镇的百亩金银花基地、特色果蔬种植示范园和种粮大户使用。

然而堆肥不是简单地把垃圾堆到那里就能变成肥料,如果堆肥工作方法不科学、堆肥流程不严谨,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分类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就在大家为如何堆肥而一愁莫展的时候,几个保洁员大叔却风轻云淡地笑着说:“这个活交给我们就行了,这可是我们当年吃饭的手艺。”吕家村保洁员吕振才大叔介绍说,原来他们年轻时在生产队工作,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专门做湿垃圾堆肥的“小能手”。

阳信流坡坞镇:解决湿垃圾“最后一公里”难题

阳信流坡坞镇:解决湿垃圾“最后一公里”难题

说干就干,做垫层、铺草毡、堆剁、撒酵素,泥土密封成堆,经过大家2个多小时分工协作,第1处泥封堆肥点建成了,1个月以后湿垃圾就会发酵成了肥料。通过此方法堆肥,不仅防渗漏、发酵快、积肥多、肥效佳,而且无异味、成本低、易操作。目前,流坡坞镇已开展垃圾分类的7个村庄全部采用了这种泥封堆肥法。同时,为保证垃圾分类工作长效健康运行,该镇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流坡坞镇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其中对保洁员采取积分制考核,根据积分情况为保洁员发放工资补贴。(陈瑞 王俊玲 冯川 杨海东)

来源:阳信县委宣传部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