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氢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将于9月16日在淄博召开。日前,记者来到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由此向西北方向望去,山东将在济南济阳打造“中国氢谷”。“进一步抢抓济淄同城的历史新机遇。”这是周村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体会议上传达的精神。记者看到,当地党委和政府把目标和发展方向就放在了“济淄同城化”五个字上。
时事如棋局,机遇转瞬即逝,淄博在寻求突破的方向,如果淄博西大门能成功对接“中国氢谷”,其拉动效应难以预计。但是如何对接“中国氢谷”,乘势走好经济发展的这盘大棋?需要巧妙而慎重的布局,这也是检验当地党委政府执政段位和能力的一项硬指标。
面对机遇,更要抓住机遇
“济南经十路东延,对王村镇的发展是一个有利时机。必须紧紧抓住。为加快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培育扶持本地骨干企业。目前,我们镇已经链接了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在进一步加强产业规划、项目谋划,全面对接济南金融中心、科创大走廊建设等方面,竭力抢占发展先机。”近日,记者一行人来到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一席话,让记者眼前一亮,感觉该镇党委政府对于“机遇”独到的理解。
8月12日,王村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
如果不主动出击,机遇哪有那么容易抓住?
就像按照原来的规划,济南经十路的东延工程来到淄博地界,修建标准就降低了,规划的路变窄了。这机遇是来到了家门前,不能就让路变窄,更不能让机遇打折扣。
显然,王村镇党委政府不能接受打了折扣的机遇,他们要完全对接济南。因此,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争取下,济南经十路东延项目,在淄博地段上延续了西来的建设标准和规格。
“济淄同城、一体化发展”,首先要预防道路“梗阻”。
为了稳步推进经十路东延(王村段)工程进展,王村镇请求周村区成立了区级工程指挥部,实行集中办公、定期调度,各相关部门安排专人脱产负责经十路东延工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如期完成拆迁、清表等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是当地招商引资决心的一块试金石——张古路南段计划8月下旬开工建设,年底建成通车;企业标准厂房9月份开工建设;研发中心全面施工,年底完成主体建设……
如今,面向济南和淄博建“中国氢谷”,已经成为山东省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王村镇依托安泽氢能和配套一体化项目,发展规划500亩的氢能基础产业聚集区,开始了全面对接济淄一体化发展这一重大历史机遇。
完善城市化配套布局 为民生预留“先手”
王村镇不但是淄博西大门,而且立足淄博市、滨州市、济南市三市交界点。有人告诉记者,这里过去是“三不管”地带。谈到“三不管”地带,很多人往往看到的是消极因素。但如今的王村镇党委政府却认为,王村镇立足淄博、滨州、济南接壤处,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辐射方圆几十里的贸易中心和独立经济单元,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这是典型的有解思维,有利思维。
“我们充分发挥G309、S102等道路干线交通优势,加快路网和物流中心建设,大力实施棚改项目,建成济淄一体化发展的交通枢纽和宜居宜养花园明珠。”王村镇党委书记王永庆告诉记者,该镇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既是为了改善群众生活,增强城市人口和规模,也是在为建设交通便利的路网“让道”。
“建设路网是为了让老百姓出行便利,但是也要考虑拆迁问题,老百姓的安居问题。”王村镇党委政府并没有蛮干,这样的一些措施背后,其实是深思熟虑地布局。
这其实是苦心孤诣为民生而布局,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民生预留“先手”。
结合济淄一体化发展、经十路东延工程、合村并点等项目,王村镇确定“一主三副一组团”城镇建设发展总体布局,高标准规划王村中心居住区、河东社区、彭东居住区、道开居住区、李家疃改造5大居住区。
目前,王村镇已经计划对S102(铁路桥-309国道)段进行上行一体慢行改造工程,对G309沿线实施路域环境大整治大提升工程,全面改善路域环境、提升道路承载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良好的出行环境。
民生与交通布局的背后,是经济项目的持续稳定推进。资料显示,2019年以来,王村镇过亿元项目9个,其中市重大项目4个,区重点项目5个,完成投资6.9亿元,安泽氢能、八三石墨、嘉岳新材料已部分投产,其他6个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我们氢能源的发展目标是年生产能力至少200亿元。”安泽特气董事长杨高峰告诉记者。
实际上,有着理工科背景的王村镇党委负责人,一开始对这个项目并不放心。在多次进行调研之后,终于认定这个项目切实可行,而且在未来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
杨高峰(左)、王永庆(中)为记者一行人讲解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这是储存氢气的金属粉末。
杨高峰(右)为记者一行人介绍氢能源生产设备。
文旅融合发展 打造旅游圈“金角银边”
“王村是春秋齐鲁古要塞古战场、战国逄陵城、两汉土鼓城遗址所在地。还有李家疃明清古建筑群,毕家尚书府,蒲松龄书馆及书馆后的残存石隐园,万家庄古迹,获九项世界建筑大奖的米醋博物馆等。”同行的原淄博市经济研究中心、市政府研究室业务主任,原籍王村镇的郭大均先生告诉记者。
蒲松龄书馆如今已经成为当地旅游的一根重要支柱。
“我们充分利用王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着眼古村落、古建筑群、古贤、古文化、古工艺等文化资源,对上争取资金、对外争取投资,加强对李家疃古建筑群、西铺毕自严故居、蒲松龄书馆、石隐园故址、沈古明清建筑群、逄陵古城遗址等现有资源的保护利用。”王村镇党委书记王永庆告诉记者,该镇大力实施“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模式,连点成线、以线带面,做好吃、住、游、购于一体的文化旅游体验文章,着力打造“王村一日游”旅游线路和旅游研学基地。
记者一行人实地走访李家疃的古老街道。
目前,王村米醋博物馆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并斩获9项国际建筑大奖;山东省作家协会基地在李家疃景区成立。王村醋和李家疃景区完成“行走齐鲁—青少年校外研学基地”申报及挂牌工作,积极与各大旅行社对接,将旅游项目打包推广,打造王村特色文旅名片。
王村镇加快在建项目推进的同时,着力抓好西铺、栾古、辛庄、小尚等村旧村改造规划,进一步扩大中心居住区规模,有效改善群众居住环境。进一步总结养老服务经验、扩大范围,新建居家农村幸福院和居委会日间照料中心各一处,不断提升现有9处幸福院管理水平。加快宝山医养健康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重点突出医养结合功能,配套具有基础检查和专业护理功能的医务中心。
如今的王村醋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生产工艺。
讲解员在为记者一行人讲解王村醋的历史。
目前,王村镇文旅融合发展的势头让“淄博西大门”更加厚重牢固,旅游圈的几个“金角银边”也格外引人注目。
夯实党建基础 行动扎实稳健
在推行村党组织书记一肩挑的工作中,王村镇实现39个村、1个社区,100%“一肩挑”。其中5名遴选村党组织书记全票当选村委会主任,没有因此引发一起信访问题。
这漂亮的成绩单背后,其实有艰苦的努力。例如,其中一个村派驻遴选书记后,原村党支部书记改任副书记,因个人职务变动对派驻的遴选村书记有抵触情绪。王村镇党委书记亲自与之谈话,从党性修养、村庄发展、群众评价等方面,跟这位同志进行逐一分析,最终帮其解开了思想疙瘩,并积极支持遴选村书记全票当选村主任。
王村镇远离周村城区,该镇党委政府工作人员每天上下班较远,中午只能在镇上吃饭。这种工作生活上的不方便,或者“劣势”,成了王村镇干好工作的“优势”。“我们干部职工上班点名后,出门就是整整一天,跟同事待在一起的时间,比家人还要长,因此工作起来更有效率。”
“我们镇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真抓实干。如亲自接访群众来访,使全镇无越级上访者,实现了安定团结。强抓项目,亲自为企业跑手续、争取资金,扎实服务。给我们全镇工作人员作出了表率。”王村镇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镇加大党员日常管理。在王洞村试点“三 制合一”的基础上,在全镇面上进行推广,同时全面贯彻落实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十条措施》,建立健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从布局到落子,王村镇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淄博西大门”对接“济淄同城化”这一棋局,走得扎实稳健。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