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12:01:13 来源: 单县文化旅游网
举报
单县是国家命名的“唢呐之乡”“戏曲之乡”,

↓↓↓


笙脚一般有一小段硬木或檀木车制而成,车出完整笙脚后,用砂纸对笙脚打磨,再把笙脚套入笙苗孔中进行调试,直到安装合适。笙苗和笙脚粘好后安装在笙斗上进行拼缝,然后用老漆油漆一遍,油漆干后在笙脚下半部分镂空处挖出凹槽安装簧片。簧片要选用密度大弹性好的响铜,用专业工具把铜片嗑出缝隙,俗称戗簧,簧舌和簧缝之间应光洁无毛刺,以免影响发音。

簧片做好调音完成后用簧蜡固定在笙脚的笙槽上,用五花石和紫铜一起研磨的石粉抹到簧片上,晾干后就可以在笙苗上开音窗进行调试,这样笙的制作工序就完成了。最后根据客户需要再做好的笙上安装一些铜管作为声吹奏的扩音器。
单县张集镇杨氏族人素懂音律,善长民间管乐,演奏笙、笛、唢呐。杨兴存之子杨玉仁除会演奏外又擅做鲁西南14簧方笙,所做之笙,样式美观,其音洪亮清晰,在当地以及周边县区已是小有名气,并受到鼓吹乐班同行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杨玉仁又培养了其子杨德军、杨德良、侄杨德顺同做鲁西南方笙。后人杨华在原来鲁西南方笙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让鲁西南方笙的市场更加广阔。
2010年,
单县鲁西南方笙制作被认定为县级非遗保护项目,
2018年,
单县张集镇杨华被认定为非遗项目鲁西南方笙制作县级传承人。

目前在单县张集镇刘辛庄做鲁西南方笙的有三大家,杨德军、杨德良、杨德顺和其儿子杨华,其规模较大的就是杨华的鲁西南方笙制作厂。鲁西南方笙通过杨华的研究创新,外观比以前的更加精致,声音也更加清脆悦耳。常用的降E调、降B调、降A调鲁西南方笙畅销于安徽亳州、砀山、河南商丘、周口、江苏徐州、邳州等地。

本文来源:单县文化旅游网
责任编辑:
李国政_HZ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