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9月12日讯 “申建淄博综合保税区,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全球空间坐标系和淄博发展历史坐标系作出的决策部署。”9月11日,淄博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教传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市财政局将以优化财政政策、集成财政资金为抓手,全力支持淄博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助力建设资源链接高地、高端产业集群发展高地、“双招双引”高地和营商环境高地,为淄博打造高水平开放城市贡献“财政力量”。
支持打造物理载体平台,淄博市财政局全面落实《关于加快淄博保税物流中心优化升级申报建设淄博综合保税区的政策意见》,对开发建设淄博综合保税区的企业,拟围网范围内建设用地实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市级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支持淄博综合保税区发展;对从市外引进新入驻淄博综合保税区拟围网范围内的企业所产生的税收市级留成部分,全部用于支持淄博综合保税区发展。根据淄博综合保税区建设发展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财政资金、政府专项债券、市场化融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支持保税区路网、“五大中心”等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淄博综合保税区建设项目已纳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获批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3亿元。”教传涛介绍:“目前已全部发行完毕,今后将继续加大争取发行力度。”
支持打造开放赋能平台,淄博市财政局全面落实综合保税区相关税收政策,会同有关部门提前做好政策集成与预研,待淄博综合保税区验收合格后,依法依规落实好综合保税区的保税、免税和退税政策。支持进出口企业加快发展,对入驻且通过淄博综合保税区开展进出口业务的,区分增量和存量给予相应奖励;对利用保税仓库、堆场、标准厂房等设施从事生产经营的,根据财政贡献和一线进出口额,租赁费用给予全部补贴或部分补贴;对带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作用明显、保税政策需求旺盛,且进出口额较大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扶持。落实完善中欧班列、淄博—黄岛港“五定班列”财政奖补政策,加快形成淄博联通世界的物流大通道。
支持打造产业集聚平台,落实现行“双招双引”和相关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引进符合保税区发展规划的国际国内龙头型、旗舰型企业以及高附加值产业入区集中发展,引导加工贸易配套产业成链条进入,支持引进培育一批服务重点开放型产业链的保税研发、跨境电商、检验检测、融资租赁等新兴业态集聚式发展,构建起更加开放的产业生态。用好财政政策资金,支持引导淄博市陶琉、丝绸、机电等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用好保税区这一平台,积极进军海外市场,拓展发展空间。运作好政府引导基金,采取市场化方式支持新材料、智能装备、新医药、电子信息“四强”产业和重点企业项目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基金的招引作用,用基金链接头部社会资本和优质产业资源落地保税区,改善提升淄博市对外贸易品质力和竞争力。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高阳 通讯员 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