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句热爱,葛广萍将刺绣这一技艺坚守了近30年。
葛广萍从小受到刺绣的熏陶,在1993年开始正式学习刺绣技艺。与葛广萍聊天时,她说自己也不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把刺绣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是冥冥之中对刺绣的吸引,还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元素,最终她用“缘分”二字解答了我们的疑惑。“机缘巧合的了解,机缘巧合的喜欢,然后机缘巧合的就坚持做了这么久,并且会一直做下去。”
作为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葛广萍认为,济绣的绣法不应该只单单局限于单一的绣法,应该学习全国各地的刺绣的长处,然后融入济绣中,让济绣样式多元化,色彩多样化,融入更多的元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上刺绣。
在众多作品中,《苹果女孩》这幅作品让葛广萍非常珍视。这不仅是她的第一幅获奖作品,更是在看见这幅作品时,让人觉得这就是以她本人为原型所创作的。“当初连我的父亲都认为这是年轻时候的我,其实这是在我创作没有灵感的时候,在街上一家打印店里随手翻图册看见的一个小女孩,觉得一下就吸引到了我,于是就有了这幅作品”。葛广萍说。
·
年轻时的 葛广萍
《苹果少女》
葛广萍将刺绣和自己的生活融入到一起,她认为刺绣是她生活的调味剂,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是灵魂伴侣,她将所有的情感都融入她的每一针每一线里,每个作品都代表着她当下的心路历程。
除了传统的刺绣,葛广萍更是采用自己的头发融入到刺绣当中,留下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发绣作品。为了绣出更高质量的发绣,葛广萍的头发就是她上战场的武器。她的头发不能染不能烫,不能跟随潮流做自己喜欢的发型,梳头掉下来的每根头发都要细心保管,这都是葛广萍的宝贝。
“活到老,学到老,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但凡跟刺绣沾上边的我都想去了解”,正是因为葛广萍的这份好奇,和坚持了三十年的“新鲜感”,让她随时随地都想拜师学习不同的手艺。
最难得可贵的是,葛广萍为了让刺绣这项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发扬,她义务教一些感兴趣的孩子们,“只要他们愿意来,我就把我会的都教给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己热爱,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做好当下,先做好手头的事情,后面就交给天意,不强求任何人做任何事,踏踏实实走好脚底下的每一步路,既然现在刺绣的接力棒在我手里,在交到下个人手里之前,我会倾近所有的心力保护刺绣的火苗,让它燃烧的更旺,更安全。”葛广萍说。
(文:李海潮 视频:王珂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