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吃隔夜菜致肾衰竭甚至失明瘫痪?正常情况下不会

0
分享至

隔夜菜是许多人的“心头恨”,扔了觉得浪费,留着又怕吃坏肚子。本着节约为先的原则,许多人都会留着隔夜菜,但网上此起彼伏的新闻又让人忧心。

新闻回顾

据网络报道称,3年前有名记者疑因吃隔夜剩菜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ICU住了近1个月。他回忆,当时全身插满针管,每天被下病危通知书。此后又遭遇失明、下身瘫痪,母亲寸步不离照顾。

无独有偶,湖北荆州的一名渔民在吃了前一天剩下的鱼虾等食物后不久,便出现发热、腹泻。吃了三天止泻药,厕所跑得少了,但就像得了重病一样,眼眶深凹,脸色蜡黄,连路都走不动,小便也解不出来。经医院检查发现:渔民的肾脏功能基本丧失,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解读

食材经烹饪完成后,来自食材本身和餐具、空气中的细菌就会让食物慢慢变“坏”,所以,做好的菜肴尽快吃是最有利的。但是,总有一些时候避免不了会有剩菜剩饭。那么,吃了隔夜菜一定会导致肾衰竭,甚至失明瘫痪吗?当有剩菜剩饭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处理?

01.吃了隔夜菜会导致肾衰竭?

准确地说,隔夜菜是指存放超过5~8小时的饭菜,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营养丰富、水分充足的饭菜、水果等成了细菌生存、繁殖的天堂。而引起隔夜菜食用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由细菌增殖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剩饭菜中的细菌可来自于烹饪环境、盛放器皿、食用方式、储存环境等,且种类繁多。人体在食用被污染的饭菜后很容易引发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感。而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食用腐败变质的隔夜菜导致腹泻、又未及时补充水分而导致人体严重脱水时,才会引起肾脏缺血,引发急性肾衰竭。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食用了变质的隔夜菜后仅会影响机体平衡造成不适感,并不会严重到引起肾衰竭。

02.吃隔夜菜会不会导致失明瘫痪?

网络上对于隔夜菜导致失明瘫痪的病例并没有提供具体细节,也未给出确切病因。从食品安全领域角度来讲,这有可能是由细菌中的致病菌引起的事件。致病菌(如隐球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进而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可能会失明瘫痪。

实际上,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疾病,如2011年欧洲爆发的毒黄瓜事件、2019年美国毒牛肉馅事件分别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和沙门氏菌引起的。隔夜菜也有可能被致病菌污染,但是在按照正确方式保存情况下细菌繁殖不会特别多,产生的毒素也有限。因此,食用隔夜菜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失明瘫痪,大家也不要被这种新闻报道吓到。

03.如何正确处理隔夜菜,有效避免食物浪费?

储存和再次处理食品的方式也有一些技巧和方法。首先,减少食物中细菌滋生的关键是将食物快速冷却。剩菜剩饭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天气炎热时不超过1小时,避免细菌迅速繁殖,未吃完的饭菜凉透后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同时,储存时要保持生熟分开,防止冰箱中的细菌交叉繁殖。储存食物的冰箱温度应在4℃以下,以抑制细菌增长。

对食物进行再次加热时还应当注意方式。隔夜菜应彻底加热,如至少加热到74℃保持半小时,或85℃15分钟保证热透,才能使大部分细菌被杀死。对于隔夜汤等含水较多的食物,应当盖上盖子加热直至煮沸。

04.本着节约食物的原则,隔夜饭菜怎么吃?

虽说做出来的菜肴要尽快吃,但也不是说所有的隔夜菜都不能食用。一般的隔夜饭菜在充分加热后,细菌的危害也就微乎其微了。这样做虽会有很多营养物质的损失,但本着“节约食物”的原则,尽量不能浪费。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处理和贮藏方式减缓食物变质,同时注意几种隔夜后风险较高的食物。

这些隔夜菜不要吃!

绿叶菜 绿叶蔬菜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细菌的生长和再次加热时,硝酸盐很容易转化为有毒的亚硝酸盐。且菜中的维生素经反复加热后所剩无几,所以最好现做现吃、避免隔夜。

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经加工处理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易变质,食用后会引起人体不适。吃不完的生海鲜可以不处理、冷冻贮藏,以备再烹调。

半熟鸡蛋 生鸡蛋里含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且熟透与半生的营养不会有太多差别,再加上鸡蛋营养丰富,格外容易滋生细菌,久放后食用,易造成肠胃不适、胀气等。

银耳、蘑菇 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银耳、蘑菇等,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经煮熟后长时间放置,硝酸盐会在细菌分解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用后引起肠胃不适。

凉拌菜 凉拌菜因未经过热加工处理,本身菌落总数较高,相对于烧熟煮透的其他菜品更容易导致微生物增殖,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豆制品 豆制品含的蛋白质很高,蛋白质过高的食物放久容易变质,发酸发臭。

这些隔夜菜可以吃!

隔夜菜必须保证重新加热并且热透,以下这些隔夜菜也是在此条件下才能正常食用。

煮熟的鸡蛋 煮熟的鸡蛋在没有剥壳的情况下低温、密封储藏,其营养成分不会有较大流失,一般保存48个小时都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正常食用。

煮沸的汤 保存汤的最好办法是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盛出当天要喝的,剩余的冷却至室温后低温贮藏。

米饭 晾凉后用干净容器密封低温储存,在48小时内是可以安全食用,可将其制成粥、炒饭等充分加热。

荤菜 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只要再吃之前彻底加热,可以保存1-2天,避免反复加热。

虽然吃了隔夜菜不会严重到导致肾衰竭、失明瘫痪的程度,但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注意食物的正确处理和贮藏方法,避免长期食用隔夜菜。蔬菜米饭尽量现做现吃,这样既安全又营养。隔夜菜是许多人的“心头恨”,扔了觉得浪费,留着又怕吃坏肚子。本着节约为先的原则,许多人都会留着隔夜菜,但网上此起彼伏的新闻又让人忧心。

新闻回顾

据网络报道称,3年前有名记者疑因吃隔夜剩菜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ICU住了近1个月。他回忆,当时全身插满针管,每天被下病危通知书。此后又遭遇失明、下身瘫痪,母亲寸步不离照顾。

无独有偶,湖北荆州的一名渔民在吃了前一天剩下的鱼虾等食物后不久,便出现发热、腹泻。吃了三天止泻药,厕所跑得少了,但就像得了重病一样,眼眶深凹,脸色蜡黄,连路都走不动,小便也解不出来。经医院检查发现:渔民的肾脏功能基本丧失,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解读

食材经烹饪完成后,来自食材本身和餐具、空气中的细菌就会让食物慢慢变“坏”,所以,做好的菜肴尽快吃是最有利的。但是,总有一些时候避免不了会有剩菜剩饭。那么,吃了隔夜菜一定会导致肾衰竭,甚至失明瘫痪吗?当有剩菜剩饭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处理?

01.吃了隔夜菜会导致肾衰竭?

准确地说,隔夜菜是指存放超过5~8小时的饭菜,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营养丰富、水分充足的饭菜、水果等成了细菌生存、繁殖的天堂。而引起隔夜菜食用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由细菌增殖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剩饭菜中的细菌可来自于烹饪环境、盛放器皿、食用方式、储存环境等,且种类繁多。人体在食用被污染的饭菜后很容易引发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感。而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食用腐败变质的隔夜菜导致腹泻、又未及时补充水分而导致人体严重脱水时,才会引起肾脏缺血,引发急性肾衰竭。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食用了变质的隔夜菜后仅会影响机体平衡造成不适感,并不会严重到引起肾衰竭。

02.吃隔夜菜会不会导致失明瘫痪?

网络上对于隔夜菜导致失明瘫痪的病例并没有提供具体细节,也未给出确切病因。从食品安全领域角度来讲,这有可能是由细菌中的致病菌引起的事件。致病菌(如隐球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进而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可能会失明瘫痪。

实际上,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疾病,如2011年欧洲爆发的毒黄瓜事件、2019年美国毒牛肉馅事件分别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和沙门氏菌引起的。隔夜菜也有可能被致病菌污染,但是在按照正确方式保存情况下细菌繁殖不会特别多,产生的毒素也有限。因此,食用隔夜菜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失明瘫痪,大家也不要被这种新闻报道吓到。

03.如何正确处理隔夜菜,有效避免食物浪费?

储存和再次处理食品的方式也有一些技巧和方法。首先,减少食物中细菌滋生的关键是将食物快速冷却。剩菜剩饭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天气炎热时不超过1小时,避免细菌迅速繁殖,未吃完的饭菜凉透后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同时,储存时要保持生熟分开,防止冰箱中的细菌交叉繁殖。储存食物的冰箱温度应在4℃以下,以抑制细菌增长。

对食物进行再次加热时还应当注意方式。隔夜菜应彻底加热,如至少加热到74℃保持半小时,或85℃15分钟保证热透,才能使大部分细菌被杀死。对于隔夜汤等含水较多的食物,应当盖上盖子加热直至煮沸。

04.本着节约食物的原则,隔夜饭菜怎么吃?

虽说做出来的菜肴要尽快吃,但也不是说所有的隔夜菜都不能食用。一般的隔夜饭菜在充分加热后,细菌的危害也就微乎其微了。这样做虽会有很多营养物质的损失,但本着“节约食物”的原则,尽量不能浪费。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处理和贮藏方式减缓食物变质,同时注意几种隔夜后风险较高的食物。

这些隔夜菜不要吃!

绿叶菜 绿叶蔬菜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细菌的生长和再次加热时,硝酸盐很容易转化为有毒的亚硝酸盐。且菜中的维生素经反复加热后所剩无几,所以最好现做现吃、避免隔夜。

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经加工处理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易变质,食用后会引起人体不适。吃不完的生海鲜可以不处理、冷冻贮藏,以备再烹调。

半熟鸡蛋 生鸡蛋里含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且熟透与半生的营养不会有太多差别,再加上鸡蛋营养丰富,格外容易滋生细菌,久放后食用,易造成肠胃不适、胀气等。

银耳、蘑菇 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银耳、蘑菇等,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经煮熟后长时间放置,硝酸盐会在细菌分解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用后引起肠胃不适。

凉拌菜 凉拌菜因未经过热加工处理,本身菌落总数较高,相对于烧熟煮透的其他菜品更容易导致微生物增殖,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豆制品 豆制品含的蛋白质很高,蛋白质过高的食物放久容易变质,发酸发臭。

这些隔夜菜可以吃!

隔夜菜必须保证重新加热并且热透,以下这些隔夜菜也是在此条件下才能正常食用。

煮熟的鸡蛋 煮熟的鸡蛋在没有剥壳的情况下低温、密封储藏,其营养成分不会有较大流失,一般保存48个小时都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正常食用。

煮沸的汤 保存汤的最好办法是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盛出当天要喝的,剩余的冷却至室温后低温贮藏。

米饭 晾凉后用干净容器密封低温储存,在48小时内是可以安全食用,可将其制成粥、炒饭等充分加热。

荤菜 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只要再吃之前彻底加热,可以保存1-2天,避免反复加热。

虽然吃了隔夜菜不会严重到导致肾衰竭、失明瘫痪的程度,但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注意食物的正确处理和贮藏方法,避免长期食用隔夜菜。蔬菜米饭尽量现做现吃,这样既安全又营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奉劝已退休的老人,存款再多日子再闲,都不要频繁光顾这6种场所

奉劝已退休的老人,存款再多日子再闲,都不要频繁光顾这6种场所

老张说你听
2023-09-26 14:43:26
35岁杨幂官宣喜讯!她终于找到归宿了…… 近日,知...

35岁杨幂官宣喜讯!她终于找到归宿了…… 近日,知...

圈里八卦圈外香
2023-09-25 21:05:09
“花西子发疯”冲上热搜,评论区炸了

“花西子发疯”冲上热搜,评论区炸了

环球网资讯
2023-09-26 20:22:16
阴毛有何用?越来越少了意味着啥?到底能不能刮?医生坦白实情

阴毛有何用?越来越少了意味着啥?到底能不能刮?医生坦白实情

晚风鉴法
2023-09-18 10:02:47
腿玩年,盘点那些年热搜榜上,拥有大长腿的岛国片女演员

腿玩年,盘点那些年热搜榜上,拥有大长腿的岛国片女演员

不二纪录片
2023-09-16 20:40:51
港剧越来越离谱了,主演一个62岁一个52岁,怪不得没人看

港剧越来越离谱了,主演一个62岁一个52岁,怪不得没人看

许七安
2023-09-25 18:45:08
儿子15岁还和母亲睡一个被窝,半夜母亲突然吓醒,儿子脸红成苹果

儿子15岁还和母亲睡一个被窝,半夜母亲突然吓醒,儿子脸红成苹果

王幕安
2023-09-24 15:45:55
没想到直播还可以这么玩,这位网红的直播方式很有创新啊。

没想到直播还可以这么玩,这位网红的直播方式很有创新啊。

人情皆文史
2023-09-23 04:56:15
中方高层将赴美出席APEC?王毅外长作出回应,并对美国提出要求

中方高层将赴美出席APEC?王毅外长作出回应,并对美国提出要求

鸣说天下
2023-09-26 19:03:36
疑似送走俄黑海舰队司令的先进导弹,我国现阶段真没有

疑似送走俄黑海舰队司令的先进导弹,我国现阶段真没有

双马尾班长
2023-09-27 00:12:39
张嘉倪已复婚!买超微博仍是张嘉倪老公,疑似张嘉倪为热度假离婚

张嘉倪已复婚!买超微博仍是张嘉倪老公,疑似张嘉倪为热度假离婚

八卦王者
2023-09-24 23:08:21
瓦格纳包围俄军司令部,大量武器被夺取

瓦格纳包围俄军司令部,大量武器被夺取

我是猪小酥
2023-09-25 11:07:46
毛远新披露:毛主席对周恩来的真实看法

毛远新披露:毛主席对周恩来的真实看法

书画艺术收藏
2023-09-02 17:03:50
叙利亚的总统夫人,火急火燎去参加了晚宴,特意更改的穿搭

叙利亚的总统夫人,火急火燎去参加了晚宴,特意更改的穿搭

毛毛超努力
2023-09-26 08:25:22
街拍少妇大胆穿着,惹的众人热议

街拍少妇大胆穿着,惹的众人热议

第一生活关照
2023-09-10 11:35:31
女人心里放不下的,大多是以下三种男人,别不信

女人心里放不下的,大多是以下三种男人,别不信

叶飞飞
2023-08-28 20:59:28
上交所:10月6日开展全市场连通性测试

上交所:10月6日开展全市场连通性测试

界面新闻
2023-09-26 16:51:42
接连遇袭后,俄黑海舰队路在何方

接连遇袭后,俄黑海舰队路在何方

环球时报国际
2023-09-26 08:18:53
郑恺《前任4》首映口碑出炉 观众的打分和评价“一针见血”!

郑恺《前任4》首映口碑出炉 观众的打分和评价“一针见血”!

卡卡西复制术
2023-09-26 21:15:34
上海医保出台新政:社区医院使用乙类药品将参照甲类支付

上海医保出台新政:社区医院使用乙类药品将参照甲类支付

上观新闻
2023-09-26 22:05:09
2023-09-27 01:20:49

头条要闻

女子想见领导被保安脚踩 住建局:保安行为过激已批评

头条要闻

女子想见领导被保安脚踩 住建局:保安行为过激已批评

财经要闻

华为发布会迷局:Mate 60去哪了?

体育要闻

队记:若开拓者有状元签且选了文班 那利拉德会留下来的

娱乐要闻

越来越有夫妻相!张杰谢娜丝婚照曝光

科技要闻

阿里巴巴大动作!拟分拆菜鸟独立上市

汽车要闻

售16.58万 哈弗二代大狗PHEV 105km潮电版上市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手机
房产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华为Mate60 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 “遥遥领先”不是玩笑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我“混进”了河南今年最火的科技馆

手机要闻

华为Mate60 Pro+体验:产品力毋庸置疑 “遥遥领先”不是玩笑

房产要闻

三亚房价今年首次同比下跌,背后原因是……

军事要闻

俄黑海舰队总部坍塌建筑被爆炸拆除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