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吃隔夜菜致肾衰竭甚至失明瘫痪?正常情况下不会

0
分享至

隔夜菜是许多人的“心头恨”,扔了觉得浪费,留着又怕吃坏肚子。本着节约为先的原则,许多人都会留着隔夜菜,但网上此起彼伏的新闻又让人忧心。

新闻回顾

据网络报道称,3年前有名记者疑因吃隔夜剩菜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ICU住了近1个月。他回忆,当时全身插满针管,每天被下病危通知书。此后又遭遇失明、下身瘫痪,母亲寸步不离照顾。

无独有偶,湖北荆州的一名渔民在吃了前一天剩下的鱼虾等食物后不久,便出现发热、腹泻。吃了三天止泻药,厕所跑得少了,但就像得了重病一样,眼眶深凹,脸色蜡黄,连路都走不动,小便也解不出来。经医院检查发现:渔民的肾脏功能基本丧失,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解读

食材经烹饪完成后,来自食材本身和餐具、空气中的细菌就会让食物慢慢变“坏”,所以,做好的菜肴尽快吃是最有利的。但是,总有一些时候避免不了会有剩菜剩饭。那么,吃了隔夜菜一定会导致肾衰竭,甚至失明瘫痪吗?当有剩菜剩饭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处理?

01.吃了隔夜菜会导致肾衰竭?

准确地说,隔夜菜是指存放超过5~8小时的饭菜,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营养丰富、水分充足的饭菜、水果等成了细菌生存、繁殖的天堂。而引起隔夜菜食用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由细菌增殖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剩饭菜中的细菌可来自于烹饪环境、盛放器皿、食用方式、储存环境等,且种类繁多。人体在食用被污染的饭菜后很容易引发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感。而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食用腐败变质的隔夜菜导致腹泻、又未及时补充水分而导致人体严重脱水时,才会引起肾脏缺血,引发急性肾衰竭。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食用了变质的隔夜菜后仅会影响机体平衡造成不适感,并不会严重到引起肾衰竭。

02.吃隔夜菜会不会导致失明瘫痪?

网络上对于隔夜菜导致失明瘫痪的病例并没有提供具体细节,也未给出确切病因。从食品安全领域角度来讲,这有可能是由细菌中的致病菌引起的事件。致病菌(如隐球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进而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可能会失明瘫痪。

实际上,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疾病,如2011年欧洲爆发的毒黄瓜事件、2019年美国毒牛肉馅事件分别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和沙门氏菌引起的。隔夜菜也有可能被致病菌污染,但是在按照正确方式保存情况下细菌繁殖不会特别多,产生的毒素也有限。因此,食用隔夜菜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失明瘫痪,大家也不要被这种新闻报道吓到。

03.如何正确处理隔夜菜,有效避免食物浪费?

储存和再次处理食品的方式也有一些技巧和方法。首先,减少食物中细菌滋生的关键是将食物快速冷却。剩菜剩饭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天气炎热时不超过1小时,避免细菌迅速繁殖,未吃完的饭菜凉透后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同时,储存时要保持生熟分开,防止冰箱中的细菌交叉繁殖。储存食物的冰箱温度应在4℃以下,以抑制细菌增长。

对食物进行再次加热时还应当注意方式。隔夜菜应彻底加热,如至少加热到74℃保持半小时,或85℃15分钟保证热透,才能使大部分细菌被杀死。对于隔夜汤等含水较多的食物,应当盖上盖子加热直至煮沸。

04.本着节约食物的原则,隔夜饭菜怎么吃?

虽说做出来的菜肴要尽快吃,但也不是说所有的隔夜菜都不能食用。一般的隔夜饭菜在充分加热后,细菌的危害也就微乎其微了。这样做虽会有很多营养物质的损失,但本着“节约食物”的原则,尽量不能浪费。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处理和贮藏方式减缓食物变质,同时注意几种隔夜后风险较高的食物。

这些隔夜菜不要吃!

绿叶菜 绿叶蔬菜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细菌的生长和再次加热时,硝酸盐很容易转化为有毒的亚硝酸盐。且菜中的维生素经反复加热后所剩无几,所以最好现做现吃、避免隔夜。

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经加工处理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易变质,食用后会引起人体不适。吃不完的生海鲜可以不处理、冷冻贮藏,以备再烹调。

半熟鸡蛋 生鸡蛋里含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且熟透与半生的营养不会有太多差别,再加上鸡蛋营养丰富,格外容易滋生细菌,久放后食用,易造成肠胃不适、胀气等。

银耳、蘑菇 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银耳、蘑菇等,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经煮熟后长时间放置,硝酸盐会在细菌分解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用后引起肠胃不适。

凉拌菜 凉拌菜因未经过热加工处理,本身菌落总数较高,相对于烧熟煮透的其他菜品更容易导致微生物增殖,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豆制品 豆制品含的蛋白质很高,蛋白质过高的食物放久容易变质,发酸发臭。

这些隔夜菜可以吃!

隔夜菜必须保证重新加热并且热透,以下这些隔夜菜也是在此条件下才能正常食用。

煮熟的鸡蛋 煮熟的鸡蛋在没有剥壳的情况下低温、密封储藏,其营养成分不会有较大流失,一般保存48个小时都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正常食用。

煮沸的汤 保存汤的最好办法是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盛出当天要喝的,剩余的冷却至室温后低温贮藏。

米饭 晾凉后用干净容器密封低温储存,在48小时内是可以安全食用,可将其制成粥、炒饭等充分加热。

荤菜 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只要再吃之前彻底加热,可以保存1-2天,避免反复加热。

虽然吃了隔夜菜不会严重到导致肾衰竭、失明瘫痪的程度,但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注意食物的正确处理和贮藏方法,避免长期食用隔夜菜。蔬菜米饭尽量现做现吃,这样既安全又营养。隔夜菜是许多人的“心头恨”,扔了觉得浪费,留着又怕吃坏肚子。本着节约为先的原则,许多人都会留着隔夜菜,但网上此起彼伏的新闻又让人忧心。

新闻回顾

据网络报道称,3年前有名记者疑因吃隔夜剩菜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在ICU住了近1个月。他回忆,当时全身插满针管,每天被下病危通知书。此后又遭遇失明、下身瘫痪,母亲寸步不离照顾。

无独有偶,湖北荆州的一名渔民在吃了前一天剩下的鱼虾等食物后不久,便出现发热、腹泻。吃了三天止泻药,厕所跑得少了,但就像得了重病一样,眼眶深凹,脸色蜡黄,连路都走不动,小便也解不出来。经医院检查发现:渔民的肾脏功能基本丧失,被诊断为急性肾衰竭。

解读

食材经烹饪完成后,来自食材本身和餐具、空气中的细菌就会让食物慢慢变“坏”,所以,做好的菜肴尽快吃是最有利的。但是,总有一些时候避免不了会有剩菜剩饭。那么,吃了隔夜菜一定会导致肾衰竭,甚至失明瘫痪吗?当有剩菜剩饭的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处理?

01.吃了隔夜菜会导致肾衰竭?

准确地说,隔夜菜是指存放超过5~8小时的饭菜,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营养丰富、水分充足的饭菜、水果等成了细菌生存、繁殖的天堂。而引起隔夜菜食用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由细菌增殖引起的食物腐败变质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增加。剩饭菜中的细菌可来自于烹饪环境、盛放器皿、食用方式、储存环境等,且种类繁多。人体在食用被污染的饭菜后很容易引发胃肠炎产生腹痛、腹泻、腹胀、呕吐等身体不适感。而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食用腐败变质的隔夜菜导致腹泻、又未及时补充水分而导致人体严重脱水时,才会引起肾脏缺血,引发急性肾衰竭。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食用了变质的隔夜菜后仅会影响机体平衡造成不适感,并不会严重到引起肾衰竭。

02.吃隔夜菜会不会导致失明瘫痪?

网络上对于隔夜菜导致失明瘫痪的病例并没有提供具体细节,也未给出确切病因。从食品安全领域角度来讲,这有可能是由细菌中的致病菌引起的事件。致病菌(如隐球菌)感染可能会引起脑膜炎,进而破坏中枢神经系统,严重的可能会失明瘫痪。

实际上,食用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疾病,如2011年欧洲爆发的毒黄瓜事件、2019年美国毒牛肉馅事件分别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和沙门氏菌引起的。隔夜菜也有可能被致病菌污染,但是在按照正确方式保存情况下细菌繁殖不会特别多,产生的毒素也有限。因此,食用隔夜菜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导致失明瘫痪,大家也不要被这种新闻报道吓到。

03.如何正确处理隔夜菜,有效避免食物浪费?

储存和再次处理食品的方式也有一些技巧和方法。首先,减少食物中细菌滋生的关键是将食物快速冷却。剩菜剩饭不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2小时,天气炎热时不超过1小时,避免细菌迅速繁殖,未吃完的饭菜凉透后应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同时,储存时要保持生熟分开,防止冰箱中的细菌交叉繁殖。储存食物的冰箱温度应在4℃以下,以抑制细菌增长。

对食物进行再次加热时还应当注意方式。隔夜菜应彻底加热,如至少加热到74℃保持半小时,或85℃15分钟保证热透,才能使大部分细菌被杀死。对于隔夜汤等含水较多的食物,应当盖上盖子加热直至煮沸。

04.本着节约食物的原则,隔夜饭菜怎么吃?

虽说做出来的菜肴要尽快吃,但也不是说所有的隔夜菜都不能食用。一般的隔夜饭菜在充分加热后,细菌的危害也就微乎其微了。这样做虽会有很多营养物质的损失,但本着“节约食物”的原则,尽量不能浪费。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处理和贮藏方式减缓食物变质,同时注意几种隔夜后风险较高的食物。

这些隔夜菜不要吃!

绿叶菜 绿叶蔬菜在长时间放置过程中细菌的生长和再次加热时,硝酸盐很容易转化为有毒的亚硝酸盐。且菜中的维生素经反复加热后所剩无几,所以最好现做现吃、避免隔夜。

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等海鲜,经加工处理隔夜后会产生蛋白质降解物,易变质,食用后会引起人体不适。吃不完的生海鲜可以不处理、冷冻贮藏,以备再烹调。

半熟鸡蛋 生鸡蛋里含有很多细菌和病毒,且熟透与半生的营养不会有太多差别,再加上鸡蛋营养丰富,格外容易滋生细菌,久放后食用,易造成肠胃不适、胀气等。

银耳、蘑菇 不论是野生的还是人工栽培的银耳、蘑菇等,都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经煮熟后长时间放置,硝酸盐会在细菌分解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食用后引起肠胃不适。

凉拌菜 凉拌菜因未经过热加工处理,本身菌落总数较高,相对于烧熟煮透的其他菜品更容易导致微生物增殖,若将它隔夜保存,即使冷藏也很有可能已经变质。

豆制品 豆制品含的蛋白质很高,蛋白质过高的食物放久容易变质,发酸发臭。

这些隔夜菜可以吃!

隔夜菜必须保证重新加热并且热透,以下这些隔夜菜也是在此条件下才能正常食用。

煮熟的鸡蛋 煮熟的鸡蛋在没有剥壳的情况下低温、密封储藏,其营养成分不会有较大流失,一般保存48个小时都没有问题,完全可以正常食用。

煮沸的汤 保存汤的最好办法是不要放盐之类的调味料。煮好汤,用干净的勺子盛出当天要喝的,剩余的冷却至室温后低温贮藏。

米饭 晾凉后用干净容器密封低温储存,在48小时内是可以安全食用,可将其制成粥、炒饭等充分加热。

荤菜 放在冰箱里的荤菜,只要再吃之前彻底加热,可以保存1-2天,避免反复加热。

虽然吃了隔夜菜不会严重到导致肾衰竭、失明瘫痪的程度,但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要注意食物的正确处理和贮藏方法,避免长期食用隔夜菜。蔬菜米饭尽量现做现吃,这样既安全又营养。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短短40秒,3名宇航员全身血管破裂致死,用生命给全世界留下教训

短短40秒,3名宇航员全身血管破裂致死,用生命给全世界留下教训

你的开心由我承包
2023-03-26 07:45:34
消灭钟点房,年赚21亿!最“正经”的酒店,凭什么搞定中年男人?

消灭钟点房,年赚21亿!最“正经”的酒店,凭什么搞定中年男人?

金错刀
2023-03-26 10:05:51
我家有“九位数”存款后续来了,官方发布声明,女子账号被封禁

我家有“九位数”存款后续来了,官方发布声明,女子账号被封禁

李先生律师
2023-03-26 14:37:56
得罪了中国还想善了?又一个反华急先锋国家被拉清单了!

得罪了中国还想善了?又一个反华急先锋国家被拉清单了!

战争史
2023-03-26 10:24:47
我们不停地更换军服,好吗?

我们不停地更换军服,好吗?

重剑藏锋
2023-03-25 20:41:39
他曾大力提拔温总理,官至正部级,特殊时期入狱5年半,享年88岁

他曾大力提拔温总理,官至正部级,特殊时期入狱5年半,享年88岁

丹青话
2023-03-26 10:00:15
西部最新形势:湖人仍排第8詹皇接近复出 太阳升第4勇士追平快船

西部最新形势:湖人仍排第8詹皇接近复出 太阳升第4勇士追平快船

罗说NBA
2023-03-26 12:46:52
前局长孙女炫富事件后续:已经查到关键信息,孙女嚣张不起来了

前局长孙女炫富事件后续:已经查到关键信息,孙女嚣张不起来了

怀左老师
2023-03-25 23:34:18
美国财长耶伦,成立了专业组,开始清查华人在美国所有银行的帐号

美国财长耶伦,成立了专业组,开始清查华人在美国所有银行的帐号

谭谈资讯
2023-03-26 13:46:11
事关高层大布局!一周内,几位省级党政“一把手”密集“互访”

事关高层大布局!一周内,几位省级党政“一把手”密集“互访”

政知新媒体
2023-03-25 19:38:13
孙女炫富,又被查出新东西了?

孙女炫富,又被查出新东西了?

白夜追娱
2023-03-26 14:20:56
实现油电同价 风行雷霆要改变13万级SUV市场格局?

实现油电同价 风行雷霆要改变13万级SUV市场格局?

汽车通讯社
2023-03-25 21:17:23
北极鲶鱼事件再度升级:不但坑了局长爷爷,竟然还爆出约会床照

北极鲶鱼事件再度升级:不但坑了局长爷爷,竟然还爆出约会床照

巧桥的小城艺术
2023-03-25 23:44:54
为了所谓的面子, 年仅四十五岁的女科员选择了内退, 无缘高额工资

为了所谓的面子, 年仅四十五岁的女科员选择了内退, 无缘高额工资

宋明说财经
2023-03-26 11:38:17
TikTok总裁:顶级会计的一生

TikTok总裁:顶级会计的一生

职场不靠谱攻略
2023-03-26 13:57:57
“恨死我自己了!”义乌一宝妈损失23.3万元…

“恨死我自己了!”义乌一宝妈损失23.3万元…

环球网资讯
2023-03-25 17:28:23
未兑现捐1100万,吴幽刚刚回应真假镜湖:市场上有重名的机构在所难免

未兑现捐1100万,吴幽刚刚回应真假镜湖:市场上有重名的机构在所难免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6 16:27:05
12人参与暴动,判了!“光天化日之下目无法纪”

12人参与暴动,判了!“光天化日之下目无法纪”

长安剑
2023-03-25 17:32:03
提前恭喜乌克兰,收回克里米亚!

提前恭喜乌克兰,收回克里米亚!

狂徒业磨刀
2023-03-25 17:59:04
民宿变三级片片场,8小时私密视频遭疯传:你睡过的每一张床

民宿变三级片片场,8小时私密视频遭疯传:你睡过的每一张床

午睡星球
2023-03-24 10:13:12
2023-03-26 18:16:49

头条要闻

10余名男女攀上"温州小张家界"细长垂直岩壁 集体晃动

头条要闻

10余名男女攀上"温州小张家界"细长垂直岩壁 集体晃动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纯粹足球!摩洛哥2-1灭巴西 跪地庆祝

娱乐要闻

唐嫣事件升级!合作方全得罪遭资本限流

科技要闻

凤凰新媒体CEO刘爽将离职 董事长孙玉胜或将兼任CEO

汽车要闻

东风风神奕炫GS马赫版今晚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教育
亲子
健康
数码

家居要闻

原木风海景住宅,开启浪漫舒适生活

教育要闻

80后省委副书记走红,15岁成为高考状元

亲子要闻

受低生育率影响,小学和幼儿园入学率显著下降

猪肉里的“白条”是寄生虫吗?

数码要闻

苹果CEO库克:支持中国乡村教育,捐助增至1亿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