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9月3日讯 “今天我来教大家绑消防水带,这是一代又一代班长传下来的……”9月3日上午,淄博市消防救援支队高新区大队石桥救援站里,简短的主题班会后,三班班长张凯给队员们传授新技艺。
三班的主题班会讨论的是关于节约的话题。其实,早在开班会之前,张凯已经注意到班里的消防队员们都有很好的节约的习惯,队员于俊铎每次洗完衣服都会把水攒起来冲厕所,队员杨泽轩的饭碗每次都干干净净一粒米都不剩……为了让队员们了解消防救援队伍里一直以来秉承的节约之风,张凯组织了这次班会。
勤俭节约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厉行节约不仅关乎个人生活,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深切的社会责任。班会刚开始,队员们就打开了话匣子。这个说,在家的时候爷爷奶奶非常节约用电,家里的事情一般都在天黑前处理完,天黑后不久就睡觉了;那个说,我小时候吃饭,一勺米饭掉在了桌子上,爷爷让我必须捡起来吃了……可以看出,队员们都把家里勤俭节约的家风带到了消防救援队伍。在队里,队员们不管谁最后一个离开宿舍,都会随手关灯;分餐吃饭,吃多少取多少,饭盒里不会剩下一口菜、一粒米。
△绑水带
△剪断钢丝,拆磨损的水带
△重新绑在卡口上的水带
不仅如此,在日常的训练和器械的使用过程中,消防救援队伍也有节约的传统:救援器材能修就修,能自己修就自己修。
△裁剪后重新绑上钢丝
△从卡口上拆下磨损的水带
△用钢丝把水带固定在卡口上
这次班会之后,张凯给队员们传统的技能就是维修水带。消防水带每盘长度在20米,水带两端的都有卡口,两盘水带相接时,对上卡口拧好就能接成更长的水带。因为火场各异,水带在拖拽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我们不会把磨坏的水带直接扔掉,这些水带都可以二次利用。”张凯说着,把一盘卡口处磨坏的水带拿了过来,拧掉卡口处的钢丝,把水带从开口上拽下来,剪掉了磨坏的地方,把水带重新套在卡口上。只见他把钢丝的一头固定好,另一头开始固定水带,一圈又一圈,“销售水带的地方都是用机器固定卡口和水带,我们都是自己用手来固定,这需要一鼓作气,劲一松,水带就绑不好了。”几分钟后,张凯手里的水带牢牢固定在了卡口上,“消防水带是灭火和训练时最常用的设备,损耗也很大。我一进消防队,老班长就手把手教我绑水带,水带的两头磨坏了,就剪掉坏的地方重新绑一下,不影响灭火使用;水带的中间坏了,就剪掉坏的地方,绑成两条短的水带,用来进行训练或者给消防车加水。”张凯说,就这样一代传一代,消防救援队伍勤俭节约的队风也就传承了下来。
△磨损的水带接好后可以用来进行训练
△准备剪掉磨损的水带
为争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淄博市消防救援支队高新区大队及时制作了宣传材料,训练区、办公区、餐厅内处处可见各种节约标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尚早已深入消防指战员的内心,成为一种自觉的新时尚。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灵芝 实习生 蒲琳琳 通讯员 亓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