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去年10月起,我省全面启动村内通户道路硬化工程,确定了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户户通”的任务目标,切实解决农村道路“最后一米”的问题,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今年7月,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大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我家街巷最美”宣传活动正式启动。
淄博的“户户通”进行的如何。9月1日,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9月1日上午,记者来到素有“管仲府邸,画中西刘”之称的临淄区凤凰镇西刘村。西刘村地处区政府西北8公里,是名相管仲府坻“三归台”旧址,同时也是著名化工防腐保温之乡,曾荣获山东省文明村、省宜居村庄、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淄博市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村内道路整洁,路旁也都种植着绿化带和绿化树,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谈起西刘村的街道建设和绿化,村民们都显得非常自豪,村民王照明告诉记者,以前的西刘村都是土路,不仅路难走,连出租车都不愿意来,直到2005年,西刘村进行了混凝土路面建设,村民们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出行方便了,环境也好了,年轻人也更愿意回来工作。”
△西刘村整洁的柏油路和茂盛的绿化带
西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其武告诉记者,西刘村“农村通户道路硬化”街巷道路建设工作起步早、标准高,2005年对全村2000米主要街道进行了混凝土路面建设,2009年全村所有小巷3000米进行了混凝土路面硬化,2012年投资100万元对全村主要街道、重点区域进行高标准绿化,建设南北石质大门2座,率先通过了临淄区农村“五化”工作验收。2019年西刘村进行了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工作,新建村北环路1000米,建设连村路2000米,村主要街道2500米进行了柏油路面建设。2020年春,为巩固村域环境整治,对全村小巷破旧墙体进行达标改造,整修破旧墙体63户,并对全村房屋墙体统一进行了保温改造,墙体进行新建仿古墙头改造,在全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获得好评,近日被评为淄博市美丽休闲乡村。
中午时分,记者又来到临淄区敬仲镇白兔丘南村。村内柏油路干净宽敞,路边不仅种植着茂盛的绿化带,还有标明了垃圾分类并摆放整齐的垃圾桶。
△白兔丘南村的垃圾分类收集点
村民崔桂青告诉记者,以前白兔丘南村的路都是沙子路,不仅出行很不方便,而且一到下雨的时候,雨水甚至会冲出一条水沟。“现在好了,道路变成了柏油路,出行方便,而且绿化也让街道的环境变好了,加上村里宣传并实行垃圾分类,大家也都自发的爱护街道的环境卫生。”崔女士说。
白兔丘南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耿培成告诉记者,为了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村委会积极引导、宣传并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有效改善了白兔丘南村的街道环境。为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白兔丘南村将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工作,对村内主次干道、街巷的通达状况进行严格细致的摸底,在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中按照相关程序严格要求,坚持“五个统一”,保证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目前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建设已全面完成,硬化率达100%,共硬化村内大街、胡同6729米、35256平方米,修建边沟4938米,并实现了绿化全覆盖。
2020年,临淄区持续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及农村通户道路建设,路网提档升级工程计划39.4公里,路面改善大中修工程129.5公里,危桥改造1座,新建客运站牌41个。农村通户道路建设覆盖40个村共计36万平方米。截止8月底,临淄区路网提档升级工程完成33.9公里,完成比例86%;路面状况改善大中修及预防性养护工程完成103.9公里,完成比例80%;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完成35个村庄,完成比例88%。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 齐昌文 通讯员 马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