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对物业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增加辖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田镇街道今年以来以创建市级基层党建示范镇(街道)为契机,大力推进“红色物业”工作,通过“四步走”,使辖区内的物业覆盖和物业服务均得到了明显提升。田镇街道六个城市社区在此次“红色物业”工作推进过程中,除完成街道规定的“标准动作”外,各展所长、各显神通,集思广益,通过“红色物业”六重奏,共同唱响了田镇居民幸福曲。
一重奏高苑篇:“双红”模式谋新篇 “红色物业”配套全
高苑社区以现代化、高标准的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创新推出“红篱笆”+“红驿站”的“双红”模式,由“红篱笆”公益性物业服务组织负责物业服务活动的统筹、调配、组织,以“本周我值日”系列活动为载体,通过四方联动乃至多方联动,充分调动辖区资源,双报到单位力量为居民服务;由“红驿站”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服务场所的同时为物业服务提供阵地保障,在每一个小区内筑牢连接民心的“红色堡垒”。两者一硬一软,协同推进,共同为居民幸福生活开新篇。
二重奏青苑篇:启动“周一面对面” “红色物业”纳贤言
青苑社区创造推出了“周一面对面”特色服务品牌,统筹辖区内17个业委会按照排班表,每周一邀请1个小区的业委会代表到社区反映环境卫生、治安保卫、邻里纠纷等方面的矛盾问题和居民诉求,统筹物业公司、网格员、社区及相关部门等综合力量,针对问题拿出解决办法,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沟通工作,涉及责任单位的纠纷案件,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并向居民作出答复,全力完成“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
三重奏国井篇:物业企业齐参与 “红色物业”添助力
国井社区创新推出“物业企业赋能”模式,通过第一时间召开具有国井特色的“一期一会”之物业联席会,与物业经理一同商议老旧小区公益项目认领工作,会上,各家物业纷纷报名,踊跃参与,一会儿功夫就将25项公益性服务项目“瓜分”的干干净净,并与国井社区签署了《“红益家共建共治”老旧小区服务协议》,通过“正规物业”的参与,“红益家”进一步明确了管理服务职责,规范了管理服务流程,丰富了管理服务内容,加速了从“泥腿子”到“正规军”的“蝶变”过程。
四重奏文苑篇:村社共建红线牵 “红色物业”鹊桥连
文苑社区创新推出“村社共建”模式,结合田镇街道城乡结合的特点,一方面为了帮助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减少“红色物业”雇佣人力、物力成本,文苑社区“红邻里”公益性物业服务组织与田镇街道杜郭胡村党组织领办的“富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签约,约定“红邻里”优先雇佣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人员,实现“红色物业”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相互促进,全力推行“红色物业”兜底服务管理,走出打通服务业主“零距离”的新路径。该模式已在田镇街道全面推广,并广受好评。
五重奏黄河篇:“卫士到家”强服务 “红色物业”情意暖
黄河社区创新推出“卫士到家”服务,借助社区成立的“红卫士”公益性物业服务组织,实现下沉服务的常态化、专业化。针对辖区内无物业管理的小区,为小区居民提供兜底性物业服务,通过开展“每周在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破解了老旧小区“问题多、管理难”的问题,为城市社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动能。黄河社区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延伸服务触角,细化服务品牌,实现规范管理,整合辖区资源和双报到单位力量,打造零距离、精细化、贴心化服务新格局。
六重奏长江篇:“1+3+N”齐驱动 “红色物业”同心圆
长江社区创新采用“1+3+N”的模式,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使之成为引领辖区各类组织、党员、群众的“轴心”;整合物业公司、业委会、居委会三方资源,共同组建“红色议事厅”,指挥“红保姆”的阵地建设,明确“红保姆”十大服务菜单,为“红保姆”的多项服务活动赋能;整合社区多家社会组织、党员和个人的力量,通过“一会三议”的方式理顺工作机制,齐心协商,共同解决小区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建立健全社区治理联动体系,实现同频共振、联合发力。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晓宁 通讯员 吕良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