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8月31日讯 为规范辖区内文明养犬管理工作,提高居民群众的文明素养,营造整洁有序、安全和谐的浓厚氛围,连日来,淄博市各社区、村居各显神通,引导群众文明养犬。
8月31日,在张店公园街道办事处沁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文明养犬宣传画及养犬管理规定等内容,推动辖区“文明养犬”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倡导养犬户做一个文明、自律的养犬人,努力营造一个人犬和谐相处的良好的居住环境。
△8月31日,在公园街道办事处沁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文明养犬宣传画及养犬管理规定等内容
“前不久,屏幕上播放的内容可没有这么‘温和’。”沁园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徐志华笑盈盈地说,门前的大屏幕此前相当于一个“曝光台”,“宣传、劝导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需要适时‘提个醒’。我们工作人员将搜集到的遛狗不牵绳、狗狗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养犬图片在大屏幕上滚动播出。这样一来,谁上了大屏幕,家人、邻里乡亲就会互相交流,大屏幕主角‘脸红耳赤’,一些不文明行为自然就戒掉了。”
此前,张店区创城办下发《张店区关于不文明养犬行为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通知显示,为规范养犬行为,保障公民健康、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净化市容环境,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不文明养犬行为集中整治行动,通知要求各镇、街道,区直有关部门各级文明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研究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沁园社区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居委会自己编写了倡议书贴在了单元门前,担心部分上班族看不到单元门上的信息,又编发了“简易版”倡议书在社区群里定时发放,广泛发动居民文明养犬。“通过连日来的宣传引导加大屏幕曝光,变化非常大,社区基本见不到不文明养犬行为了,现在想拍个曝光照,都不好找了!”徐志华说,现如今辖区居民素质越来越高,遛狗拴绳、不让狗狗随地大小便已成为居民共识,大家自觉维护着美好家园和社区文明。
公园街道办事处西苑社区,“养狗为患”也曾是社区治理的一大难题。“社区养狗的居民有119户,一家最多的养了4只狗。”社区党委书记田英鑫告诉记者,由于小区内养犬居民较多,此前一直存在着一些不文明养犬的行为。例如,有居民喜欢散养狗狗,让居民误以为是流浪狗;还有居民出门遛狗不爱牵绳,甚至出现有居民养的大型犬不系犬绳,让其他居民受到惊吓的情况。在前期的宣传文明养犬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向居民广泛发放文明养犬的宣传资料,向小区住户宣传了文明养犬的重要性,呼吁养犬居民积极参与到文明创建中。“同时,我们也公布了举报电话,支持居民看到不文明养犬行为时向我们社区或是相关部门举报,在社区形成强大舆论氛围,让不文明行为无处躲藏。”田英鑫说,严格管理是基础,如何让养狗之人自觉自愿服从管理还要讲究“小技巧”,“我们准备了一批时尚简易遛狗绳,如果在社区内巡查时遇到遛狗不牵绳的情况,立即送上一条,这样下次再遇到不牵绳的情况,居民自己就会觉得不好意思。”田英鑫说,目前他们已经挨家挨户敲门摸底出了社区养犬居民的信息,建立起了社区犬类信息“数据库”。通过一系列社区自治和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社区文明养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如今,在社区“拴绳”遛狗已逐渐成为一种“文明新时尚”。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崔延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