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8月29日讯 8月28日,淄川区首台“救命神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区人民会堂安装投入,为市民增添一份生命安全保障。这是淄川区在公共场所首次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淄川区红十字会现场传授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方法,在模拟人身上进行AED模拟机使用演练,并围绕心肺复苏、气道梗阻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开展现场培训,以期在关键时候能够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发病人数高达50余万之多,其中15%发生于公共场所,40%发病时没有他人在场。心脏骤停不同于其他突发性疾病,而发生心脏骤停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等到医生赶到基本上都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危及生命事件时,在救命的“黄金四分钟”时间内,正确使用AED和实施心肺复苏,能极大提高院前急救效果,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害的目的。AED是全自动的,只要稍加宣传一般人都能使用,如果AED能像灭火器一样得到广泛的使用,对淄川区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俗称傻瓜除颤器,也被称为“救命神器”。就是帮助心脏骤停患者电击除颤,恢复正常心律的一种设备。它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专为现场非急救人员设计的医疗设备。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多数人来说,只需几小时的培训便能操作。即使没有经过培训,除颤过程中,根据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也可以进行使操作。
据悉,淄川区红十字会将继续在全区推广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让“急救神器”真正发挥作用,通过实施公共场所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广泛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活动,做好救护员培训等工作,在助力淄川区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群众共享幸福健康生活,保护人的生命健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亚军 通讯员 翟兆霖